在大燕戍邊鎮守邊疆的領軍之人,一般除了本身的爵位之外,還會加個元帥頭銜。
如東南西北,四大元帥。
只是這元帥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官職,所以倒像個純純的名譽稱呼。
而吳榮當初從京城離開來幷州大營本身就代表著蘇白玉。
所以儘管靖南軍的人都很服他,也知道他身後站的是他們家王爺。
可實際上在景元朝(夏明遠剛登基時)吳榮從官方的角度來說只能算是白身。
一直到元狩元年六月初,夏明遠似乎才想起來這件事,所以下了一道聖旨給吳榮加了個正四品的信武將軍銜。
如此吳榮才算是正式有了官職。
幷州大營。
“吳帥,京中急件。”
站在沙盤前的吳榮正跟餘江,方元等人做沙盤推演。
他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旗子接過信箋。
拆開之後,看著裡面內容,吳榮面色驟變。
眾將見此不由得紛紛好奇。
“吳帥,信上說了什麼?”餘江問道。
吳榮將信箋遞了過去。
餘江接過,其餘人也紛紛圍了上來。
“蓋聞天下承平,生賊有亂,人心之貪在權,在財,在欲;
自前夏而亡,春秋而始,諸侯為國,有燕、齊、楚、遼、梁、晉、乾,七國紛爭不斷,然諸君仁德,知天下困苦,不敢妄動刀兵,亂生貪念;
今南齊卻因欲要爭,此與狗彘無異……
燕居於中與諸國而鄰,雖祖制有云:不可善戰,然亦非懦弱之輩;若齊欲爭,燕可通往,必毀宗廟絕其苗裔……”(湊活著看,作者文采不好)
眾將看完之後,紛紛沉默在原地。
一個個面面相覷,無人敢言。
他們雖是武將,且其中有些內容也看不懂,但畢竟都讀過書,能認得一些字。
所以他們自然知道這心中的內容這是一篇檄文。
其中內容大致就是,南齊聯合諸夏其他大國欲要對大燕開戰,而大燕雖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只要南齊敢戰,那他大燕必然毀其宗廟滅其苗裔。
“吳帥,南齊狼子野心,末將請戰。”餘江說道。
其餘人也紛紛拱手道。
“吳帥,末將請戰。”
吳榮看向眾人,思索了一番,然後道:“不急,過陣子王爺可能要來。”
“先等等。”
王爺要來?
眾人聽聞紛紛面露喜色。
“王爺什麼時候到?”餘江問道。
吳榮說道:“具體不知道,但應該也就這兩三個月。”
聽此眾將興奮不已。
“餘江。”然而這時吳榮卻突然道。
聞言不只是餘江,其餘諸將也是神色一正。
吳榮看向餘江道:“此番不管王爺何時到,但有一點,那就是在王爺到之前,這幷州上下絕不能有南齊細作,本帥現在命你,率你部兵馬接替幷州各個隘口的換防,自今日起無論出入都要嚴厲核查,無論是誰一經發現與南齊有關定斬不饒。”
“末將遵令。”餘江嚴肅道。
吳榮頷首又看向其他人:“這段時間你們也好好整頓本部兵馬,絕不能出任何紕漏,本帥不希望王爺到後看到的不是精銳之師而是一群烏合之眾。”
“另外,過不了多久應該也要打仗了,如果此次王爺來南疆這裡是為了戰事,那到時候誰要是敢給本帥丟臉給王爺丟臉,那就休怪本帥不念往日袍澤情誼。”
眾將聽聞一個個絲毫不敢怠慢,有半分猶豫,紛紛道。
“末將遵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