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思路,之前制定的《周&日計劃表》說要出去運動,也暫停了許久。
行吧,今天去掃街。
穿好衣服塗好防曬戴上太陽鏡和帽子,蘇木從櫃子裡取出相機,走,去掃街。
如果能有共享單車就好了,蘇木在等公交車的時候在心裡想。她要去江邊,那裡的視野很開闊,有塑膠跑道,有木頭鋪設的甬道,還有種了長長一排的松樹。
這個地方是她去奧萊給老爸買褲子時發現的,她從來不知道奧萊的旁邊竟然是江邊,坐公交車時還路過好幾個看起來很不錯的小區,她還好奇地查了房價。
查之前她想如果有小戶型買一套好像也不錯,下樓就是江邊,爸媽飯後散步很不錯。如果有江景房,站在窗前看天地之大心情也會很舒暢,人的性格也會變得豁達吧?
可等蘇木查完房價,她發現果然有些東西還是遠觀比較好。
誒,程煦家的格局好像就是江景房?
正想著呢,去江邊的公交車來了,蘇木跟在大爺大媽身後上了公交車,她瞅見後門有位置,就扶著把手挪了過去。
坐下後蘇木看向窗外,街道寬闊,柳樹抽芽,風推流雲,天空晴藍。
一輛踏板車駛入蘇木的視野中,車上是一位穿黃色工裝的男外賣騎手,他右手掌控著車把,左手扶著目測兩到三歲的小孩兒坐在他腿上。
迎面的陽光太刺眼,他覷著眼睛看著前方,面板被曬得很黑,緊鎖的眉頭擰在一起。
就是這一刻,蘇木腦子裡想,可惜手腳沒跟上去,等掏出來相機,兩輛車背馳遠離,早已錯過了時機。
但是這一刻,沒拍到相機裡,刻進了蘇木心裡。
老一輩夸人好的品行是能吃苦,一些媒體讚揚人民吃苦是美德。可是生存要多艱難,他選擇帶著孩子一起送外賣。心態要多勇敢,他選擇帶著孩子一起送外賣。
蘇木家是在蘇木上大學時才從農村搬到城裡,蘇建國和秋雯女士不是工廠職工,沒有穩定收入來源,他們還有兩個孩子。
他們養了一臺農用車,受僱傭給別人拉貨、拉人、搬家......靠收取運費養活這個家。
每次老爸受僱出車,她都會在家門口看著老爸出車,直到老爸開的車拐彎後消失在街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