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手底下人的彙報,何縣令和兩位師爺面面相覷,最終決定還是瞞而不報。
對方都已經交稅了,那他還盯著人家幹嘛呢?損人不利己的事,他可不想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都相安無事。
至於剿滅山賊為民除害?那不在他的《為官經》上。
這之後,何縣令就發現縣裡變化越來越大了。首先就是桃花村附近的十里八鄉,漸漸地不再有慘案傳來。
每回衙役去催繳賦稅,雖然不能足額完成,但總歸是有點收穫的。比起其他地方來,這就要好得多了。
據聞桃花村後面那座深山上破落的道觀,又被重新修了起來,裡面的女神靈得很。十里八鄉的人正是在求了女神後,才得到的救命糧。
何縣令確信,那道觀就是山賊搞得鬼。而且身為山賊,對方居然非但不劫掠村民,還在倒貼錢糧收買民心!
所圖甚大呀!
何縣令已經決定,要儘快把自己從這個位置上運作出去,花多少錢都得辦。只要他升遷了,那就算到時候這裡爆發叛亂也跟他沒關係。
只是他想走,聞人翊還不想他離開呢。
現在還不是合適的造反時機,他還需要這樣一個知情知趣的縣令頂在前頭打掩護。
夏青黛在歐文離開大清後,就只剩聞人翊可以給她開香火地圖,所以視野範圍很小,對於山寨外面的事,看不見就不關心。
她現在有空便改造一下山寨,樂此不疲。偶爾抽出時間降臨神殿,在石像邊聽聞人翊給她彙報周圍的情況。
對於聞人翊這個大清造反代理人,夏青黛是極為滿意的。
因為他辦事情太讓自己省心了,都不用她開口,就在山寨下造了一座道觀,主要用來救助棄嬰。
對於一個要造反的人來說,收養棄嬰這件事情並無太大益處。對夏青黛而言,卻覺得這是比造反更有意義的事情。
聞人翊能在此事上上心,就說明他很懂夏青黛。
有這樣一個會揣摩上意的下屬,夏青黛能不高興嗎?
大清這邊按部就班地發展著,英國鄉村也沒有太落後於人。
離開伊芙拉鎮兩年,回到這裡時,夏青黛發現自己望荷山莊的主建築造好了。
雖然造了好幾年,才只造了個外輪廓出來。但夏青黛並不著急,慢工出細活嘛,裝修的事也是慢慢來。
她反正住在浮翠山莊,不太可能會特意拉著歐文去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