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王彌遠下獄,而何家老爺說的是,或能幫上徐家。何家又做的是章家的教習……

蘇氏鎮定地點點頭:

“多謝你家老爺惦記。”

蘇氏話音一落,徐舒志便起身替母親行禮道謝。

富貴側身,替他家老爺受下,再道:“老爺還說,兩家的親事,也不宜多動。”

蘇氏心裡徹底踏實了。

待到塵埃落定,徐既明沒受牽連回到家中。

市舶司提舉已沒有,官家亦不曾委任新人。眼看著入冬,各路商人一群群都等著入貨年前賺一筆。

徐既明家裡的凳子都沒捂熱,便被催回了市舶司。好在大劫已過,他自是神清氣爽,忙得腳不沾地依然精神煥發。

想當年,他也是躊躇滿志的青年才俊,二十歲的秀才帶著全族的希望入仕。

如今,在他祖祖輩輩的地頭,做著打小便會的算盤生意——不,更勝一籌,做著等同官商的買賣。

猶魚入水遊刃有餘!

蘇氏那頭也有得忙,跑了幾趟擷秀坊。

這年眼瞅著近了,接下來更是擷寶坊南北貨行等處忙個不停。

今年不同往日,光年禮,都得多想一想,好好打算。且明年還有兒子的婚事,一堆堆的事呢。

眼看著都立冬了,徐既明難得回來得早。

“呀,你今日如何這般早?”

蘇氏忙著從庫房裡頭翻入冬的物什。今日跑了幾家店,誰知道今年價錢漲成這樣!

明年婚事花銷大,更何況照這般漲下去,誰知道明年什麼光景。還是回來翻翻庫房,能用的先用著。

“快去看看,廚房裡頭燉好了沒?先揀幾樣快熟的拿上來。”

蘇氏這一句是衝著身邊的嬤嬤說的。這些日子,全府上下個個精神十足。

蘇氏一句話,打小伺候蘇氏的林嬤嬤,都五十多了,立刻腳底生煙地親自走一趟去吩咐。

姑爺受了大罪了,可姑爺和夫人帶著兩族人挺過去了!姑爺難得回來早。

近日菜價都貴成什麼樣了,今晨廚房魏嬤嬤還嘟囔快要吃不起了。她得親自跑一趟。一口吃食,怎麼著也得讓姑爺稱心滿意。

徐既明見眾人都出去了,跟蘇氏使了個眼色,蘇氏會意,跟著他坐到桌邊。

桌上還未擺飯,他便揀了帕子,一邊抹手一邊說:

“我不在的那些日子,何家來過人?”

蘇氏似夢醒一般:“嘿!瞧我這記性!可不是,何家老爺身邊的富貴過來的,我原以為是來退親的,誰知說是……”

蘇氏下意識掃了一眼周圍,屈身前傾:“說是讓咱們安心,他們接了差事,或許能幫上咱們。”

“沒說是什麼事?”

“那倒沒有。也是老爺您囑咐的,咱們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日子便安分些,熬過去再說,我便也沒多問。”

蘇氏見老爺點頭,才繼續:“我忙得忘了提這事,要緊不?”

徐既明擺擺手:“不打緊。近日何家來尋我了,兒子跟我說了。”

蘇氏滿意地點點頭。今年誤了秋闈,他便時常跟著父親往市舶司去,學些實務。

她這個兒子,讀書有天分,但從來不是個死讀書的。

“老爺,這何家,是攀上了?”

“我瞧著,攀附……也算是攀附吧。何家這些年,出色的子弟就沒有,再不尋些出路,只怕這‘耕讀’就只剩下‘耕’了。”

蘇氏合掌一嘆,她如何不知。求親時候,他們求何家的姑娘一求便準,自是因為兒子出色。徐家的商戶背景都不怎麼打緊了。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他們這些做房頭的,都得多想些,想長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