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從書中大概瞭解了這個世界的歷史和格局,同時給李不空獻出了第一個計策。

根據王猛的分析,目前大華國國內局勢比較穩定,因此以李不空目前的實力公然造反,必然會以失敗告終。

所以,對於李不空來說,目前最適合的政策,就是繼續打著山賊的旗號,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在南疆地區打響自己的名號,同時招兵練兵,向東南邊境的小國發展自己的勢力。

目前李不空手下只有三百多山賊,人手遠遠不夠,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增加手上的兵力。

而王猛所提出的計策,就是目前為止,增加禪達城 人手最有效的的方法。

那就是,重回李不空來到南疆的第一個站點——百溪鎮。

百溪鎮是罪犯流放的終點之一,鎮內除了幾十戶人家之外,便是容納著罪犯的流放營地。

流放營地中雖說有著數百名罪犯,但是看管的差役卻只有二三十人。

因為百溪鎮地處荒涼,周遭全是原始叢林,犯人們即便有膽量越獄,也會死在原始叢林中。

如果李不空能夠帶兵進攻百溪鎮,幾十名差役肯定守不住。

流放營地的罪犯本就受盡了折磨,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

此時如果李不空解救了罪犯們,他們勢必會心甘情願加入李不空的禪達城。

李不空聽了王猛的計策,對其讚歎不已。

王猛不愧是想出金刀計的超級謀士,在閉關讀書的間隙,居然還能想出這樣的計策。

隨後,李不空叫來鄭清月,將王猛的計策告訴了她。

同時李不空讓鄭清月挑選出一隻精英隊伍,跟隨她一起進攻百溪鎮,以檢驗這些天鄭清月的練兵成果。

鄭清月得知王猛的計策之後,也開始信服了王猛作為軍師的能力。

鄭清月接了李不空的命令之後,便開始挑選手下,準備進攻百溪鎮。

之後,王猛也繼續跟李不空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需要進一步瞭解南疆各個家族以及各地官員的具體情況。

這些資訊都是從書本上找不到的,但是對於王猛針對當前情勢做出判斷卻至關重要。

李不空一時也沒了辦法,要想了解這些資訊,除非找到一個身處南疆官場多年的人,從他口中盤問出相關的資訊。

苦思之下,李不空突然想起了之前與官軍交戰所抓的俘虜,其中說不定就有幾個南疆的官員。

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後,李不空便帶著王猛一起去往了關押俘虜的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