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世上無趣事太多,有意思事太少,慧眼識得有趣事的人再少,打發瑣碎,乃人之常情。”

崔智光慢悠悠說完:“近來如何?”

宣稷回答:“還行。我竟不知,郡君到這裡來了?”

“聖人恩准我隨意出入,崇文館藏書繁多,實在是其樂無窮。”

這點是真的。

崔智光可以一段時間不讀書,但最享受的還是讀書。

這裡在皇宮大內,還能讀書,聖人口諭在前,藏書任她看。

宣稷四處看看,發現沒人,才佯裝選書,問崔智光:“最近都城都在傳,德慶侯世子想要將他的婚前庶子記在你名下,當嫡子撫育,你才氣得回母家……是真的嗎?”

“他們沒說,但意思就是那個。”

崔智光的話讓宣稷驚怒瞪大眼睛:“這……無恥!”

體面人家裡,哪有這麼做的?

兩姓之好中,世家高門聯姻更加慎重——一旦德慶侯府打算成功了,那個婚前庶子就一步登天,起碼崔家就是要給他鋪路的。

記在無子嫡母名下的庶子,是真的能被當成正經外孫對待的。

德慶侯府吃相如此難看,完全是要讓崔智光顏面掃地!

崔智光是低嫁,還要如此放低姿態,如此自輕自賤,她本來就是成年後再回都城,那些貴夫人命婦,乃至女公子和公主們,誰會看得起她?

“放寬心,我父母兄長還沒死,他們除了偶爾來煩我,倒什麼都做不了。”

相反,德慶侯府還要討好她,哪怕不求崔智光回侯府,繼續當二十四孝好新婦,也要求有個體面收場。

崔寧兩家現在水火不同,崔智光這時候和寧邦彥絕婚,德慶侯府就要承受崔氏,靖陽王府和皇帝的報復,真的走到頭了。

只希望唯一腦子比較清醒的德慶侯別拉住自家不清醒的妻子和老母,好讓她在渾水裡多摸幾條肥魚。

宣稷欲言又止,最後雙手鄭重一拜:

“……郡君於在下有再造之恩,若有困擾之處,在下願效犬馬之勞。”

“……我救你,是因為你有趣,各取所需,無需掛懷。”

崔智光眼中近乎澄澈的感情讓宣稷陷入更大的沉默:“郡君慢看,在下失陪。”

他下定決心,頭也不回地離開。

在他離開後,崔智光才問寒江:“最近誰在說我?”

寒江回報:“是幾個世家公子,他們都被當眾處置,不難查。”

彩江補上:“除了小宣伯,還有輔仁公主,雍王為您說話。”

“……注意一下都城流言,別隻傳雍王為我出頭這件事,牽扯上公主先為我出頭。”

雍王和衛皇后一向對輔仁公主示好,這件事才先是都城人的共識。

雍王也同在崇文館讀書,她恰好和寧邦彥有絕婚預兆,這時候她可不像流傳諸如她和雍王有什麼不清不楚的,才要和德慶侯府絕婚。

這樣崔家反而成了錯方,衛皇后要是以此“順坡下驢”,讓她成為雍王妃,那她和崔家之前做的只會是笑話。

反正要做對先皇后遺愛,輔仁公主的慈愛寵溺姿態,好收攏民心的是衛皇后和雍王。

和公主那邊也通個氣吧。

畢竟這件事也足以成為“執拗幼稚的公主,終於識大體”的開端。

“送拜帖給雪藻女官,我明日要去拜見公主。”

“是,女郎。”

……

宣稷離開崇文館後,讓隨侍宿火等著,自己來到了東宮。

東宮中人早有預料般,三寶更是親自相迎:“宣伯安康,請隨小人來。既然宣伯是一人來,那……宣伯應該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