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

松絨的行為都被那幾只松鼠看在眼裡,叫個不停,看得出松鼠們罵得挺髒的。

除了來造訪的松鼠,還有野豬,時不時能聽到元元的警報。

區別就是松鼠能來,而野豬這種有攻擊力的動物都被元元驅逐了。

在天坑後的某個山林裡,一群野豬直流口水,但是過不去啊,走過去一點就腦仁疼。

只能任由著食物的香氣在它們鼻子間圍繞,好香甜的味道啊。

童玉君背了揹簍準備出門,原本賴在貓窩裡的松絨立即睜開眼了,警覺地瞧了一眼鏟屎官。

見童玉君身邊沒有跟著那幾只爭寵的松鼠,又慵懶地閉上了眼睛,躺在童玉君做的貓窩裡。

“喵~”早去早回。

童玉君今天是準備上山撿菌子的,雖說空間裡山上什麼都有,但到了這個季節,童玉君依舊按捺不住那顆躁動的心。

這估計就跟釣魚佬一樣,真不一定是多喜歡吃,單純喜歡這個過程。

說實話,在空間裡撿菌子童玉君還嫌棄難度太低,雖然收穫滿滿,但少了一種成就感。

說到底還是飄了,不是當初那個看見菌子兩眼冒光的時候了。

這邊的菌子還是多以烏樅菌、黃樅菌為主,還有一些黏蓋牛肝菌。

說起吃菌子童玉君對於雲南人是打心底裡佩服。

這種鍋有問題、蒜有問題、自已有問題,唯獨菌子沒有問題的精神,她是學習不來。

因為她老家那邊官方怕老百姓分不清菌子種類,怕野生菌中毒,所以只推薦他們吃兩種菌子。

烏樅菌以及黃樅菌。

就連雞樅菌,官方都擔心有老百姓認錯,所以沒能上推薦名單。

而童玉君家也是乖乖執行,這麼多年來除了樅菌,黏蓋牛肝菌是第三種能進她家鍋的菌子。

鑽進樹林裡,越往前走,童玉君越發現不對,這裡似乎有人來過?

路邊有被人走過的痕跡,腳印都是新的。

莫非她要有鄰居了?

想到最近新上的任務,童玉君繼續沿著被人趟出來的小路走著。

邊走邊注意周圍的動靜,沒多久便聽見說話聲。

“娘,這邊菌子真多。”

周葉四下看了一眼,將一朵菌子放進揹簍裡。

“那不是,這裡多少年沒人過來了,我讓你常嬸跟著一起來,她還不肯。”

趙月娘聽了忙誇了兩句,“還是娘厲害,要不怎麼村裡這麼多嬸子,只有娘最能幹。”

周葉有幾分自得,“也就現在年紀大了,早些年搶秋的時候,有些漢子都不如我能幹。農閒的時候,你爹去鎮上做零工,我帶老大幾個,就能把地裡的活幹了。”

童玉君這邊翻動樹葉弄出了動靜,讓婆媳倆都是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