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叫一個悔呀,周春花什麼德性她還能不清楚嗎,這下子只怕連帶著長生媳婦也要受折磨了。

童玉君不是個搞連坐的,“這不是嬸子的錯,村裡拿到錢的人多了她遲早會來的。”

周葉心中鬆了一口氣,有些愧疚,打著包票道:“日後嬸子一定把好關,誰再敢這樣渾水摸魚,嬸子一定讓她到不了你跟前。”

至於為什麼周葉會在這幫忙,那是因為童玉君不會用桿秤,雖然找周葉學了,但速度還是有點慢。

她索性就乾脆僱了周葉來幫忙,而且有周葉在,村民也沒小心思,這麼多天了,想渾水摸魚的也就周春花一個。

許是今日的事情讓村民們心生不安,來找童玉君結算的時候,每個人都忍不住加一句。

“童大夫,她不講理您可不能遷怒我們,我們一定都把最好的藥材送來,您可千萬別不收啊。”

要知道自從童玉君這裡開始收藥材,家裡每天都能有進項,多的時候幾十文,少的時候也有十來文。

賣肉可能差點,但買油鹽、針線確實夠了。

要是常年收,一年下來可能攢不少,明年給孩子扯幾尺布做件衣裳,亦或者存錢給孩子娶媳婦也行啊。

童玉君看著眼巴巴的村民,笑著道:“收,不過等天再冷些今年就不收了,曬不幹收了也是浪費,明年開春了別的藥材也收。”

童玉君的話算是給她們吃了一顆定心丸,紛紛笑道:“還收就好,再晚些我們也沒時間了,還要收野棉花、蘆花呢。”

“去年秋天忙著地裡的活,蘆花都沒收多少,可冷壞了。”

“是啊,童大夫要不跟我們一塊去收吧,這天可只會越來越冷呢。”

童玉君眼睛一亮,這可是個推銷棉花的好機會。

她笑著搖了搖頭,“我就不跟各位嬸子一塊了,今年我種了不少棉花,足夠過冬了。”周葉想起之前兒子看到的棉花,心裡一動,“童大夫你這衣裳裡是棉花吧,我能摸摸嗎?”

童玉君一愣,這不太好吧。

“等會,我有做好的棉衣,我拿過來你們瞧瞧。”

在等的眾人紛紛眼睛發亮,“好好好。”

“周嫂子你見過棉花嗎,早幾年聽人說起過,西北的棉花做冬衣最好了,就是產量少。”

周葉搖搖頭,“我哪見過,反正童大夫都說好的東西肯定不會差,總不能比不得蘆花吧。”

眾人皆是一臉贊同,這些日子來這可算是開了眼了,童大夫家瞧著普普通通的,卻感覺比地主家的院子還方便。

尤其是前些日子童大夫給她們的紅薯幹,那東西肯定放了蜜糖,不然怎麼那麼甜。

只可惜都給了家裡老小,她們也就嚐了個味,現在想起來都流口水。

說話間童玉君便拿了一件新做的襖子出來,婦人們立馬就圍了上來。

看著嶄新的襖子,再看看自已手上的塵土,幾人忙到水池旁洗了手,在自已的圍裙上小心的擦乾,才敢上手。

“哎呀,真軟和。”

“又輕巧又暖和。”

更有心思活的,仔細打量著襖子的面料,不是麻布,也不是絲綢。

“童大夫,你這布是什麼織的?”

來了來了,推銷的機會又來了。

“這就是棉花織的,棉布輕薄又透氣,主要是織起來簡單,不用績麻。”

這幾句讓在場的眾人都動了心思,絲綢價貴,而麻布粗糙,大人還行,可是年幼的孩子面板受不了。

周葉問出了眾人心中的疑惑,“這棉花我們也聽說過,只是產量不高,又廢耕地。”

童玉君笑了一聲道:“其實棉花產量並不低,但有些麻煩,需要打頂,把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