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四章 闢謠(二合一章 節!) (第1/4頁)
直播: 這裡是春秋戰國 柚子再飛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可以說,真的風光無限。
只不過,終究是英雄遲暮。信陵君還是病逝了。
姜安饒同嬴政這一次聊天過了不久,趙國又發生一件大事。
趙國廉頗帶兵攻取魏國的繁陽,然而剛剛取得一點戰果,趙孝成王薨了。
趙孝成王的兒子趙堰繼位,史稱趙悼襄王。趙堰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上位就先下了廉頗的職位,然後派樂乘去接手廉頗的軍隊,讓廉頗空手回邯鄲。
這麼明顯的排擠,讓廉頗直接怒了,他二話不說就派兵攻打樂乘。樂乘就跑了,廉頗知道跟趙堰撕破臉了,索性轉頭投奔了魏國。
廉頗乃是當世名將,在過去,若是有哪位名將轉投他國,會受到很高的禮遇,甚至可能直接成為那一國的首席戰將,直接替它征討天下。
但是,廉頗在趙國卻沒有得到魏王的信任,便是去了魏國,也一直沒能得到重用。
廉頗應當很受挫吧,所以之後趙王派人去尋廉頗,想要請他回趙國去時,他特地當著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的米飯,吃了十斤肉,披甲上馬以顯示自己還能用。
只不過,使者是被原本想要排擠廉頗的人早就賄賂過的,回去跟趙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意思就是,廉頗雖然老了,但吃飯還行,就是不大會兒功夫,拉了三次屎。
趙王聽了回報,覺得廉頗老了,怕是不合適再領兵征戰,於是也就再沒起用廉頗。
廉頗沒了回趙的機會,就離開了魏國,轉而去了楚國。只是,到了楚國也是一樣的,再未有什麼沒戰績。
此時,秦國之內,也開始有了些不好的聲音。
秦王政繼位四年,從第二年開始,連續三年都有天災,這在思想矇昧的古人看來,並不是好兆頭,甚至已經有人開始說,如今的秦王無德,所以才會有上天降下天災,懲罰秦人。
事實上,稍微懂點道理的人都知道,這時候天下諸國,可以說是時時有天災發生的,不過是訊息流通慢,他們不知道罷了。但是不說這個事情百姓們信不信,單說有人造這樣的謠言出來散播,這就是沒安好心。
嬴政繼位,沒有親政,可以說很多權利都掌握在太后跟呂不韋還有一些支援成蟜的重臣手裡。
眼看著距離親政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這樣的流言很明顯,就是針對嬴政本身的。
呂不韋自然第一時間發動自己的力量平息謠言。
只是,針對嬴政的人怎麼會忘了關照他呢?
所以伴隨著秦王政遭天譴的流言一起甚囂塵上,另一個被詬病的就是呂不韋。
鄭國渠本是韓國人建議修建的,當初是太后,陽泉君,呂不韋三方協調一致同意的大工程,不過確實是呂不韋全權主抓的。於是,這流言就結合著先前呂不韋一字千金的事情,說呂不韋之所以同意修鄭國渠,就是跟《呂氏春秋》一樣,不過都是為了沽名釣譽。
鄭國渠修建,勞民傷財,不知有多少人被活活累死在修建過程中,呂不韋為了自己的名聲,竟然不惜耗費國力,這簡直是想要拖垮秦國!
另外,呂不韋還賣官鬻爵!一千石糧食就可以換爵一級啊,這不就是明擺著以權謀私,中飽私囊?
典型的不安好心啊。
眾人一扒呂不韋生平,哦!呂不韋他不是秦人!他是個衛人啊!如今衛國這都是秦國的屬國了,他卻故意想要拖垮大秦,難道是想復辟衛國?簡直其心可誅!
在有些人刻意的煽風點火下,這樣的流言越來越多,相信流言的人也越來越多,一時間竟然出現了很多反對秦王政,反對呂不韋的聲音。
“我以為呂不韋能解決,沒想到他沒把政兒摘出來,自己反倒被潑了一身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