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議的過程,是如何保衛京城。

解靈州之圍,誰也沒這個本事。何況救太后與皇帝的命,還救自己的命,誰都知道如何選擇。

散朝之後,京城開始戒嚴,一道道命令從皇城發出,奔赴大乾各地。馬援臨危受命,全權負責京城防守重任。

京城到原州隔著涇州,原州與涇州之間有處險隘叫太平關。太平關處在大乾腹地,武備不修,平日有一千守軍。

馬援調遣附近幾州府軍加強太平關軍力,也僅得五千人,最多能阻隔瓦剌幾天。

兩天後,靈州方向終於傳來訊息。瓦剌幾次大規模攻城,都被竇固打退。

也先終於明白靈州城死守的決心,留十七萬人繼續攻城,三十萬騎兵過原州,攻打太平關。

六月十四日,瓦剌大軍抵達太平關。

六月二十日,太平關失陷,瓦剌騎兵長驅直入。

隨著京城勤王命令發出,各州縣府兵紛紛聚集到京城。十餘天后,已有五萬軍兵入京。

馬援強制徵用京城各大世傢俬兵,又從整個京兆招募了部分青壯,也得到五萬多人。

算上京中守城的五萬士兵,現有兵力合計十五萬人。

鎮國將軍府。

馬援雙眼佈滿血絲,神情疲憊,不時咳嗽幾聲。

“祖父,你該休息了,兩天沒閤眼了,再這樣下去瓦剌人還沒到你就撐不住了。”

馬虞兒一邊報怨馬援,一邊給蕭塵使眼色。

蕭塵尷尬的摸了摸鼻子,來的不是時候,小妮子不歡迎了。

“世伯,我過來看看你,也沒要緊的事,你去休息吧,我明天再來。”

馬援叫住蕭塵:“別聽小丫頭亂說,我才一天沒睡而已,你不要走,我正要找你呢。”

蕭塵重新坐下,馬虞兒見勸不動馬援,只好下去沏茶。

“世伯找我,可是有關城防的事?”

防守京城的重擔壓在了馬援身上,但也不能只靠他一個人。

所以成立了一個臨時軍事機構,許多朝廷大員比如竇先和高忠都屬於其中成員。

蕭塵雖帶來了前線軍情,又是郡王,卻沒有被選在這個機構內。

京城佈防的細節他了解的並不全面,只有馬援在得空時會告知他一些。

自從瞭解了蕭塵在安西的作為,馬援心裡已經把他提高到和自己一個層次。

他曾力主蕭塵入選臨時機構,可被竇憲、高忠等人否決。不過,還是給蕭塵安排了一座城門讓他負責防守。

馬援點點頭:“是的,京兆附近州縣可調之兵基本都調來了,再遠的也來不及了。”

“十五萬人守城,勉強夠用了吧?”

“唉,你有所不知,這十五萬人除了老弱就是沒上過戰場的,不堪大用。

京城十三門,每門五千到一萬人,再加上四周城牆,安排起來捉襟見肘。”

“范陽路途遙遠,河東、隴右兩鎮之兵,可否少抽調一些?”

馬援搖搖頭:“烏桓二十萬大兵壓境,大梁陳兵十萬在紫荊關,瓦剌遲遲未攻京城,是做足了準備啊。”

烏桓和大梁未必真的會發動進攻,但他們在一旁虎視眈眈,三鎮就不敢輕舉妄動。

是時候召喚新的兵種了,積分累積到了1081萬,足夠召募幾支高星級的兵種了。

“世伯,我從安西調來一支軍隊,明天就能到京兆。”

馬援聞言大喜:“安西軍要到京城了?多少人馬?”

“人數不多,一萬多人。”

“哈哈,不少了,少少了。世侄,一萬安西強軍,怎麼也能頂兩三萬人了,我們守住京城的希望更大了。”

忽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