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寫,你磨嘰什麼呢,都已經十分鐘了,你還不動筆。”

……

老蔣的話,不禁讓陳默差點吐血。

好嘛,聽師父這意思,真把自己當成叮噹貓了,想要什麼隨便往前面的口袋一掏就有。

自己這不得好好想想應該抄,不是,應該寫哪首比較適合的音樂嗎。

都已經說好了是新春音樂會,那總不能在用電影上的配樂吧。

就比如自己抄的那首霍納先生的經典配樂。

曲子倒是不錯,可實在跟新春的氣息有點不匹配。

春節應該是闔家歡樂的時候,放上一首這麼悽慘深沉的歌,那不是顯得有些不搭,讓人有些敗興。

所以他一直在考慮到底用什麼個比較合適。

最先想到的,自然就是《彩雲追月》了。

這首樂曲在前世幾乎每次都出現在那些新春音樂會上,而且屬於經久不衰的曲子,經典中的經典。

他上學的時候,還做過這首曲子的拆解,深入瞭解過這首由聶耳先生創作的音樂。

而且這曲子的意境非常適合新春的場合。

《彩雲追月》預示了一幅夜空的畫面,“彩”代表顏色,能看得見顏色的夜晚,一定不會很黑,有一些月的光輝,月光如水,清澈透明。“追”字賦予畫面以動感,朦朧中帶有一些生氣。幽淡的夜幕背景下,雲月相逐,相映成趣。

非常應景。

見老蔣已經急得不行,他也就不等了,拿起筆來,就開始寫彩雲追月的簡譜。

至於編曲的事情,那就交給師父吧。

他明顯就是為了這個事來的,明顯能感覺出來,這段時間應該是在家閒的慌。

畢竟之前一直忙著學校的事,這突然一退休,肯定會有些不適應。

其實師母也是,要不然怎麼會倆人一起過來呢。

他乾脆也給了師母個活,那就是將《英雄連》拿了出來,讓師母好好看看,構思一下第二部的劇情。

老爺子當時寫的這本《英雄連》實際上是從抗日戰爭一直寫到了朝鮮戰爭,別看僅僅是講了一個連隊的故事,可時間線相當長,敘事結構宏大。

他拍的只是到內戰爆發時候的故事,後面還有相當多可拍的東西。

“師父,曲子寫完了,這首我準備用咱們的民樂進行表達,你看……。”

陳默寫完拿到老蔣面前,還沒等說明白,就一把被老蔣給奪了過去。

好吧,這老頭看來是真憋壞了,這點時間都等不了……

“民樂?不錯不錯,深得我心啊……”

陳默:……

這老頭還怪能往自己臉上貼金的,還深的你心。

“額,師父,你喜歡就好。”

搖了搖頭,回想了一下這首經典曲目最開始之前的編曲。

前世作為一首耳熟能詳的樂曲,不少人都對其進行了二次創作。

但陳默更為熟悉的,還是最早的那一版。

主要是當時在課堂上他學的就是那一版,記憶更深一些。

而且那一版因為用了民族樂器,更加能突出民樂的格調。

“師父,我的意思是用笛、簫、琵琶、二胡等咱們華國樂器,加上部分管絃樂,這樣能讓曲子更加飽滿一些,而且吧,作為民樂,我覺得也……”

“行了行了,你叨叨個什麼勁,我能不知道用什麼樂器?”

“趕緊的寫下一首,別在這裡煩我。”

老蔣拿到樂曲後就忘了他剛才是怎麼煩陳默的,讓在旁邊的小朵和師母差點沒憋住笑出來……

“好吧師父,看您的了……”

陳默能說什麼,他也很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