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很現實,也很殘酷。在生活中,有些事情發生之後才懂得怎麼去接受與應變;有些挫折在經歷過後也才學得會去容忍別人、寬恕別人和接納別人。

而我,習慣了夜深人靜的時候,不斷地反覆琢磨才弄得明白,原來平日裡的是非干戈與紛爭多半是自己在經意或不經意間挑起來的結果。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清楚地知道因果輪迴。比如,有一次我錯怪了可心並打了她的事。糟心的是,我知道自己錯了以後也沒能拉下臉來跟她道歉。也才有多年以後她成了家,就開始疏遠仇視我的結果。

而當年的虧欠、愧疚與自責的心情,多年以後也沒能用語言去描述!也許,孩子經歷了挫折之後,會有所收斂吧。

當可心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些家長裡短的事時,她首次對我發了脾氣。

“媽,你能不能不要老是去管閒事?你看我大姨像你嗎?你不要連自己的小家都沒管好就去管大家呀!你以為你是誰?你是救世主嗎?”可心的資訊突然就炸了起來。

“怎麼回事?”我當時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就像個孫子一樣弱弱地反問。

然而,可心依舊沒有放過我的意思,一直在那裡發資訊數落我。

“行了,拜託有事說事,別再打啞迷。”

“沒別的事,家裡的是是非非你就不要去管了,好嗎?你這樣會讓人覺得又當又立的好吧。我是你的女兒,不想讓你管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得,又是被數落得糊里糊塗莫名其妙的一天。想來,被灌上事精“威名”的就是從這時候起的。

當少不更事的恬恬開始沉迷網路、追星追得無所顧忌時,我不得不直視這個問題。不可否認的是,恬恬的網癮大機率是受了我的影響。因為,我平時都是在手機裡寫文字看小說。

對於周敢和各個兄弟姐妹的責備臭罵和指責,我只有默默地受著。沒有人比我更恨自己,把孩子帶成這樣。

“媽媽,你是不是生氣?你還愛我嗎?”小恬恬憂心地問著我。

“恬恬,媽媽當然是最愛你啦。只是你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玩那是次要。不要首次不分,本末倒置,濫用時間啊!”

“知道了知道了,真是挺煩人啊你。”前一秒還可憐巴巴撒著嬌的恬恬後一秒把我刺成篩子,瞬間千瘡百孔。

……我咬牙切齒的,卻一個字也沒能蹦出來。

“放心吧,她本性差不了。等她開了竅就好了。”

呵呵呵,我突然間不知道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為了誰?

“行了行了,多大點事,就憂心成這樣子。你該幹啥幹啥去。孩子有我呢。我會經常給她講講道理的。”母親拍了拍我的肩膀,安慰著我。

“唉!這孩子怎麼就那麼不讓人省心。現在也只能這樣了,我得回去掙錢養家了,暫時顧不上她,辛苦你了。”

“按理說,應當不至於學壞。”

恬恬沒在身邊長大,就已經很內疚。對於孩子的秉性,沒有誰比我更揪心了。

我擔憂的是,恬恬正處於青春期的叛逆期間,要如何去引導她確實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若是分寸沒把握好,沒有注意引導的方式和語氣,那就糟糕了。

該如何做到避重就輕呢?這可是關乎到孩子以後的一生啊。我在苦苦地思索著,總覺得希望在眼前卻又看不見。

“姑,你不要再順著我妹了。你看看她現在,誰的話都只聽一個字,真是太無語了。”大可臨回學校時,給我打了電話。

“我也有我的難處,關鍵是我根本就沒有什麼時間去陪著她成長。她是最聽你話的,你想辦法引導她吧。”我把這個最最棘手的問題推回給了大可。

“早就料到你會出這招。好吧,誰讓你是我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