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收穫季節,桃花村人大多都已經在地裡開始幹活,陶家夫婦還坐著等著姜夢白給他們敬茶。

家裡除了姜夢白都在等著,既是陶家夫婦的要求,也有躲懶不想幫忙的人。

早上起來就等著等到餓了的陶母問朱雨晴:“老大家的,陶婉怎麼還沒好,你去催催。”

朱雨晴本來就不愛在這待,麻利離開去灶臺那去找姜夢白,卻沒發現任何人的身影。

摸了灶臺的溫度,冰冷的完全不像有人早上燒水的模樣。

朱雨晴看了一旁晾著的脫殼的粟,眼尖地發現數量不對,心道不好。

難道是陶婉接受不了姐弟變夫妻?

朱雨晴嫁過來前不是桃花村的人,但從她與陶婉相處的幾年來看,陶婉一直都是很堅持她是陶二陶三的姐姐,哪怕有不長眼的混小子在她面前調侃她是童養媳,她還是堅持。

眼看過來的時間越來越久,朱雨晴回到陶家人待的還算寬敞的地方。

陶母有些不滿,但還是柔柔問:“陶婉那邊準備怎麼樣了,咱們喝完茶還要下地呢,可別耽誤時間。”

陶父哼了一聲,沒有說話,但不滿之意非常明顯。

“她人不在,怕是忘了早去地裡了。”朱雨晴說完趕緊退了一邊,以免受到無妄之災。

陶父率先忍不住,從陶家唯二比較高的凳子上站起,責怪著陶母:“看你這些主意,耽誤這麼長時間,還不快去和老大家的去做飯。”

被這樣說,本就不爽的陶母一肚子氣,但還是起身乖乖準備去做飯。

朱雨晴連忙攔著:“娘你歇著,我去做就好。”

陶母一聽,坐下用滿含欣慰的眼神看著朱雨晴,“這才是孃的乖孩子。”

朱雨晴才離開,李大娘就進陶家來拿昨天裝紅雞蛋的籃子,她見陶家大多數人沒出門頗為訝異。

“怎麼都在啊,地裡不忙嗎?沒個人看著小心被人家偷摘了。”

陶母被李大娘問的一頭霧水,“陶婉不在地裡嗎?”

“陶婉她呀,我見她扛著一袋粟往縣裡的方向去了,怎麼你們不知道?”

不想讓李大娘知道家裡事的陶二出聲:“陶婉她起來跟我說了,她要去縣裡把粟看看能不能賣個好價錢,我忘記說了。”

另一邊,姜夢白扛著糧食往縣裡走著,陶家沒有牛和驢,想去縣裡除了借人家的就只能自己走。

還好姜夢白背的東西不多,從昨天到的現在她就吃了朱雨晴留給她的雞蛋和喝點了水,體力實在不充足。

這個時候陶家人應該發現她去縣裡,她光明正大地從陶家拿走糧食,和李大娘還有一眾去地裡的大娘打了招呼,陶家人只要隨便一問就知道了。

到了縣門口,看守計程車兵看慣了此時來縣裡賣糧的附近村民,從姜夢白背的袋子中掏了一把粟就讓她進去了。

縣裡比桃花村熱鬧許多,還有賣的各類剛出鍋熱騰騰地小食散發著誘人香氣吸引著姜夢白。

她的目的並不是來賣糧,這只是個障眼法,即使只能用一次。

陶家的糧食除去上繳官府的外,差不多能夠陶家目前七人食用,這還是陶家目前朱雨晴的女兒大寶,和陶二陶三還小的情況下。

糧食豐收時,陶家會留出一袋糧拿去縣裡賣錢,而後用於添置家用。

她憑著記憶往糧店的方向走去,此時街上有不少像她這樣揹著包袱向糧店走的人。

糧店的夥計對這副情景習以為常,熟練地向各個來賣糧的農戶說明他們收的糧食種類以及價格。

對於普通的農戶,她們只會種一種她們常吃的糧食,本地大多為粟,故而收粟的糧店是最多的。

迎著太陽,姜夢白連著問了幾家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