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崋乾元二年九月二十三,崋軍破臨桂,俘獲明靖江王朱亨嘉。

此後,廣西崋軍分南北兩路,先後破永寧州、水福、懷遠,以及象州、洛容、馬平(柳州府治)、柳城等重要城池。

弘光小朝廷毫無抵抗之意,一路瘋狂向西退往雲南。

即便留下少數兵馬防守城池,也多是獻城降崋,或望風而逃。

反倒是少數不知崋軍利害的土司或客家土豪(豪族、大戶),不願屈服,依仗著對當地的熟悉襲擊崋軍後勤隊伍,給崋軍造成了一些麻煩。

但整體上來講,當崋軍兵鋒越過桂林、柳州兩府後,與其說是在打仗,倒不如說是在行軍——崋軍到了哪裡,哪裡的城池就會易幟歸崋;即便極少數頑抗的,也會在半日之內被攻破。

及至十月下旬,崋軍已掌控平樂、梧州、潯州、南寧、桂林、柳州、慶遠、思恩諸府的主要城池及關塞。

僅剩西南邊的太平、思明、鎮安三府以及一些直隸州尚未收取。

可以說,基本掌握了原大明廣西布政使司轄地。

劉升透過第五師的隨軍電訊組獲知這一系列捷報後,遂與政務院眾臣商議,設大崋廣西行省,升任漢陽知府兼湖北參議堵胤錫為廣西左布政使,暫代巡撫之職。

堵胤錫自就任漢陽知府以來,表現就極為出色,幾個月後便兼任湖北參議之職。

雖然表面上看,參議跟布政使之間只差了一級。

但實際上,在大崋官階中,漢陽知府為正四品,湖北參議則為從三品,布政使卻是從二品。故堵胤錫此番升官可謂連升三級!

除了委任官員,劉升在與軍機處、政務院討論之後,還對廣西行省的州府劃分做了調整。

西南邊那一片因土司眾多,崋軍又尚未攻取,暫且不動。卻將原屬於梧州府飛地的懷集(在平樂府正東邊),劃歸平樂府管轄。

然後將梧州府劃歸廣東行省,將原屬於廣東的廉州府劃歸廣西行省。

這樣一來,廣西便有了臨海州府,在未來可以發展與海洋有關的產業,而非困窘於內陸。

將來,劉升還準備將瓊州島劃出來,仿照後世單獨設省。

但那應該是將來大崋正式進軍海洋時的事了——屆時廣西、廣東乃至貴州的行政劃分或許還會有所變動。

說起貴州,崋軍在那裡的進展要更為迅速一些。

貴州與廣西、雲南一樣土司眾多,所以稱得上重要的城池沒有多少,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省府貴陽。

所以,當赫連嶽率領第三師主力攻取貴陽城後,其實大崋便算是拿下了貴州。

貴陽府東邊的思州、思南、石阡、鎮遠、銅仁、黎平等州府,此前在大明本受偏沅巡撫轄制,地方權力實際多為土司掌控,所以去年就相繼在名義上降了大崋。

至於貴陽府西邊的水西、安南、安順、普安等州府,也多為土司掌控——原本大明是以衛所監控、震懾這些土司的,但衛所制早在明朝中期就敗壞了,自然再難起到作用,所以這些地方大都是土司做主。

不論這些土司是否願意在名義上歸順大崋,大崋朝廷要實際掌控這些地方,都需花費許多年的水磨工夫。

需知,大明在當初得到貴州之後,兩百多年來一直在改土歸流,方有今日這些許成就。

後世歷史上,清朝也是不斷改土歸流,甚至加大力度,卻也沒能像中原地區那樣,讓朝廷權力觸及貴州各處,等到清朝噶了,貴州依舊有不少地方為土司掌控。

所以,即便劉升有金手指,想要徹底掌控貴州、雲南、廣西這些土司眾多的地方,也絕非短時間內能做到的。

而劉升給赫連嶽的命令,便是名義上拿下貴州——只要土司們不明著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