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書等人見此,不由得看向鄭相。
恭敬的拱手問詢道:“請相爺明示。”
鄭載沉吟片刻,說道:“這京察大計,本相意舉吏部,御史臺共同梳理,內閣排程。但太子殿下定生波折,今日朝會,本相便是以退為進。太子想要兵權財權,那這京察的缺額麼.....政治,可不是打打殺殺。吾等既然出價,那麼,總該有一定回報。”
趙大人(戶部尚書)見此,不由得微微皺眉。看著相爺打著啞謎,幾位尚書也是暗自交換了一下眼神。
最後,吏部尚書(宗大人)硬著頭皮問道:“請相爺明示,這京察,是要大動,還是....近日以來,各地刺史實權大員多有打聽聞詢...還有那些士子們,如何處置..."
鄭載悠哉悠哉的將一份奏章擺在眾人面前。開口道:“動,為何不動?各地刺史,都司,轉運使以及知府實缺名額。爾等挑選些許門人頂上去吧。而殿下為了穩定朝局,也定會抽調不少人手入京。”
隨後,又補充提醒道:
“但,這麼多官缺,咱們也不能全吃下,多少留下一些....人吶,得知足,懂進退。那些士子麼,北疆不是還有很多空缺麼,南方的邊地缺額那麼多,這些年輕人,不好好磨練,實踐一番,怎麼能夠成為朝廷棟樑。”
吏部尚書嘴角微微一笑,稱讚道:"相爺英明。這年輕人不識天高地厚,是當好好磨礪一番。就讓北疆的風霜,好好的治一下他們。”
然後鄭載含笑點點頭,隨即眼眸閃過一絲精光,沉吟片刻後,又道:“戶部,還有轉運司...要捨去一個。”
眼神掃過趙尚書和胡轉運使...兩人皆是低目垂首,等待命運的審判。
"既然如此,胡轉運,爾就委屈一下,去江淮吧,做個鹽政右督御史。這鹽稅,可要好好梳理一番。”
鄭相著重將好好梳理加重了語氣,而胡轉運使在聽到自己要被捨棄時,內心跌落到谷底,不由得有一絲怨恨,但在知道自己督鹽政時,內心不由得竊喜。
其他幾位尚書也不由得有一絲羨慕...地方大員,權傾一方,又拿著鹽政這個錢袋子....
但,現在大家都想著怎麼把自己的門人子弟安插在這眾多的空缺之上....
一時間,堂內不由得欣喜了幾分。
“恭喜胡總運啊。”
“相爺此次京察,一掃朝堂頹唐之風氣,到時候,便要眾正盈朝,天下之治,可待也。”
“是極是極,到時我等,一展宏圖。”
隨後,鄭載好似又想起了什麼,甩了甩衣袖,略帶嚴厲說道:“對了,近日爾等不要生事,多為低調。朝廷要的資源錢糧,儘快送往北疆。要知道,陛下....可還在呢。吾等爭權奪利,陛下可能不管,但...遺誤了大事...到時候,本相也保不了你們。”
眾人聞言,想起老帝主的狠.....心中不由得一冷。
眾人連忙回道:“遵命。”
隨即擺擺手,諸位大人也是識趣,躬身退出廳堂,身形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鄭載返身坐下,原本柔和的目光變得狠厲...心中不斷盤算著。
隨後,一個穿著華麗錦袍的老頭進入堂內,來到鄭載耳邊低語片刻。
鄭載點點頭,不由得露出一絲笑意。
"吏部尚書....鎮魔司...去,呵...給本相好好的看著。對了,告訴那兩位,不妨把事情鬧大一點....”
"是,老爺..."
錦袍老頭退下。
"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飄搖熒惑高...."
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