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還有當時的分封制,不知道大家對分封制是怎樣的理解?”

說完於麗眼珠子轉來轉去,餘光看到一個小孩抿著嘴,右手抬起又放下。

就他了。

“咱們有請這位同學來說一下。”

站起來的他雖然緊張,但眉眼飛揚,“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國,是當時的周天子在保證統治穩定的前提下,將土地分封給親戚貴族,有功之臣跟帝王后裔,這些得到封地的人被稱為諸侯,他們管理的土地稱為諸侯國。”

於麗很給力的誇他,“真不錯,看來有好好了解哦,武王伐紂勝利後,雖說攻下了商朝都城,但當時主要還是因為帝辛將主要兵力派出去攻打東夷了。打了勝仗的周武王,接下來就需要處理領土問題以及跟著他一起打仗的兄弟們了。”

“大片領土突然落到姬發手中,他當時應該是無法直接控制管理的,而且底下的領土上說不定還有商朝的勢力殘餘,這可怎麼辦呢?誒,這時他就想到他的那些兄弟了,將那些不好控制的領土分給他的兄弟,底下有人不服的,有人鬧事的,全讓他兄弟解決去,他只要管好他封的這些兄弟諸侯就行了,這麼一看,事情不就簡單多了嘛,分封制也就這樣出來了。”

“這裡說的分封,其實也是有區別的,比如跟周天子關係好點的,直接給一塊已經打下來的地,還有一種是給名義上的地,也就是說那塊地沒有打下來,上面還有土著,讓諸侯自己帶兵去打,分封主要是為了轉移矛盾,比如說商朝的時候,奴隸和奴隸主貴族之間的矛盾是越來越尖銳,畢竟奴隸累死累活,種地蓋房還要被當成人牲,而武王這麼一干,大多數諸侯的目光都轉向了對外擴張,諸侯們開始內捲起來。”

“這就是後面春秋戰國時期打起來的原因吧,畢竟到了後面,每個諸侯的實力都是實打實打出來的,打不過的早被吞併了。”

一位學生嘀嘀咕咕的話剛好傳進於麗的耳朵,她聽完點點頭,就是這樣,人都是有野心的,可一旦想要更多的地盤,這其中就會涉及到其他諸侯的利益了,畢竟到了後面,能打的荒地應該都已經被打完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分封制的意義,聽完老師前面講的,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呢?”

於麗閉嘴,看著他們抓耳撓腮,低頭看書的模樣,心中頓覺好笑。

“看來大家都不太清楚,最簡單的一點,就是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同時周天子分封的諸侯是帶著同一套思想同一種制度去管理底下民眾的,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統一。”

“而且分封的諸侯們帶領的百姓與當地土著逐漸融合,部落與部落之間的爭議越來越小,人們成了地緣群體,加上週朝那時一元化的貴族文化,這些都引導人們有了同一種文化同一個種族的思想。”

或許封邦建國,建國才是最大的意義,換句話說,當時的他們差不多打下了一半的華夏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