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個月,宛軍到了宛陳邊界交界處——大宛的城防營,大部隊便落在了這裡不走了,既不宣戰又不撤離,實在搞得陳國迷惑得很。

陳國皇宮。

慕容峰下朝後,皺眉在來回踱步,內侍來報:“陛下,李先生和上官先生來了。”

慕容峰趕緊道:“快請。”

這半個月的時間,李延清已經取得了慕容峰的信任,他不僅火燒了宛軍的糧倉,讓宛軍駐足不前,還指出了大宛民生上存在的諸多問題,慕容峰已經一一施行下去,聽各郡縣回稟,已經初有成效。

李延清現在的地位已經跟上官錦玉一樣。

二人進了內殿,直直地跪拜下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慕容峰滿是笑意道:“快快請起!”

“謝陛下!”二人起身。

慕容峰揹著手,臉色由喜轉憂道:“二位都是陳國傑出的人才,也為陳國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延清最近大宛糧倉,使宸國佔盡先機。

可現在宛帝住在了邊界的城防營,遲遲都沒有回去,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上官錦玉道:“陛下,依臣看,宛帝只不過是在虛張聲勢,大宛的後方補給已經燒掉了,一旦打到仗,大宛僅剩的糧草便會無法供應,所以他們才遲遲不敢發動攻擊。

臣覺得宛帝如今遲未歸,只怕是新帝初立,立威不成反騎虎難下,現在不過是想要讓我們自亂陣腳,從而靜待時機。

想要跟我們速戰速決,一擊即中。

正所謂敵不動我不動,只要我們不接招,他們將無計可施,最後只能落荒而逃。”

上官錦玉說到這裡,輕笑一聲道:“到了那時,我們便能乘勝追擊,打得他們措手不及,毫無還手之力。”

李延清心下冷意四起:好歹毒的心,虧他還是大宛人。

看來計劃必須提前了。

慕容峰點了點頭若有所思道:“先生所言有理。”

他轉頭又問李延清道:“延清,不知你有何高見?”

李延清笑道:“上官先生大才,延清甘拜下風。”

慕容峰哈哈一笑道:“延清,你就別謙虛了,朕知道你的才華不輸上官。”

李延清淡笑不語。

出了內殿,上官錦玉叫住李延清道:“李公子,最近你還好嗎?”

慕容灝並沒有告訴李延清他和上官錦玉的淵源,他怕暴露得太多,無法自圓其說。

是以,在明面上,李延清應該是“不知道”上官錦玉的來歷的。

李延清不明所以道:“上官先生,您這麼問是何意?雖然和上官先生這樣的人才多交流,清兒榮幸之至,但是您這句話的意思太過熟稔,難道我們以前有什麼交情嗎?”

上官錦玉不敢多說,他現在都靠陳國庇護,不敢得罪大王子,他趕緊道:“沒有沒有,在下只是寒暄一二,並無他意。”

李延清笑道:“原來是這樣,清很好,大王子很照顧我,多謝上官先生關懷。”

上官錦玉草草點頭。

又和他寒暄了幾句,兩人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