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肖女士和顧老師2個人最後去整理了下房子,畢竟他倆手腳快,顧同學挑剔又磨嘰,重回青春的熱血不比另外2只,而且被小黑蛋拖累了,現在也是能活力不足。

到第三天的時間,小顧一家四口已經整整齊齊坐在新家的小客廳吃團圓火鍋了。要說年輕有啥好,那就是吃啥啥香,加上年代加持,蛋白質和油脂攝入少,當年的養生3人小組誰也沒掃興,現在正圍著火鍋流口水呢。真香!

鴛鴦火鍋,一邊是濃香牛油鍋底,紅色的油脂和滿滿的辣椒浮在上頭,一邊是三鮮菌湯鍋底,紅棗和各色菌子在濃白的湯汁上翻滾。

南方人顧家組本來是吃不得辣的,奈何後來川味火鍋的風最終還是吹到了祖國各地,每一季度的網紅菜都少不了川味,湘味。

親朋好友,同事往來聚餐了幾次也就習慣了。清淡的舌頭沒過多久就被重口味的科技與狠活俘獲了。等到上年紀了才又開始節制飲食。

鍋裡是火紅的湯汁翻滾著薄薄的牛肉卷,升騰的熱氣氤氳著團圓的面龐,桌上環坐的人是健康的父母與滋溜著果汁的小兒。這熱烈美滿的畫面感覺是跨年時的雷同的廣告投放。

當然家人們都不在意,場上吃的可酣了,習慣3人出動享受美食的小顧一家,筷子唰唰的,但凡有一秒鐘的停頓是對火鍋和活著蒜末香菜小蔥香油檸檬醋牛肉醬芝麻醬花生醬小米辣的秘製蘸料的不尊重。

“老媽,給你來一個牛肉卷。”

“老爸,你最愛的蟹肉棒。”

“嗷嗷嗷,好好吃。”顧以晴對於照顧老爸老媽已經形成條件反射了。好久不吃火鍋真的停不下來啊。斯哈斯哈的,一不小心忽略了新加入的新成員。

“媽媽,肉肉。”打破冷場的是隻炫了一口肉,沒人投餵的小黑蛋。

家人們羞愧了一秒鐘。

“寶寶,吃個肉肉。”

“寶寶,吃個小白菜。”

“寶寶,來個小肉丸。”

這是被美食滿足後,對小黑蛋充滿愛意的家人們的殷勤的招待。

“吃。吃。吃。”這是被感動的只會說吃的寶。

一家四口吃完整整齊齊的在位置上癱著,享受著這一刻的賢者時刻。沒一會兒,肖女士就開始指揮大家打掃現場了。

“老顧,你把殘羹冷炙處理了。”

“小寶,你把碗筷都收拾好洗了。”

“寶寶,你把椅子推到旁邊。”

“收到。”“收到。”“收到!”大家開工了。肖女士處理後續,倒垃圾,拖地,開窗通風散味。

打掃好戰場的各位,覺得消食的差不多了,默契地擠在沙發上取暖。

“爸媽,沒空調有點冷,要不把取暖器啥的拿出來?”習慣了冬天一天到晚都是地暖+空調的人,一身正氣已經不管用了。

肖女士和顧老師這時候覺得自己的身子骨是得好好保養,還得幫忙帶小孩,再戰50年呢,也不反對了。

“老顧,你去房間裡拿一下烤火箱,再檢查下電路這些,看電壓行不行。”

“好的,我去看看。”老顧同志很流暢的進屋,實則回家去大別墅拿烤火箱了。這是一家人的金手指,業主們都有許可權回家。

“嗯~”腳在烤火箱上烘著,手裡抱著橡膠暖水袋,在南方初春乍暖還寒的時期,可以說是頂級享受了。

一家人時不時閒聊著,時不時吃個廣西小蜜桔,愜意極了。懷裡的小傢伙也聽話,乖乖吃點小零食,一點都不帶無聊的。

“爸,你後天回去了是吧。到時候你早點處理好工作的事情,回海市這裡。大家都等著呢。而且我們嚴重人手不足。”

“嗯嘞,我回去會抓緊的,我想想,教導主任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