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誰有過什麼過節了。

警察留意了一下最近的案件,並沒有與文俊特徵相符合的死者,回想起文俊和陳奇曾提到自已想要很有錢,那他大機率就是去什麼地方打工了。

警察提議讓陳奇先在報紙上登一個尋人啟事,他們也會留意,有任何進展再通知。

這樣的失蹤案,警察自然是無法調動大量人手去調查。

而身為文俊唯一的朋友陳奇,處在事業的打拼期,都是無依無靠的孤兒,要在城市立足活下去,滿腦子想的都是賺錢,更不可能耗費時間去找人。

所以從2001年到2024年,二十三年過去了,文俊始終下落不明。

此刻陳奇坐在養老院的會議室裡,講述著關於文俊失蹤的案件。

在那會議桌的另一側,坐著三名老人。

58歲的賀加,養老院的創始人,梳著一個小馬尾辮子,茶色墨鏡,穿著十萬元的高檔西服,手中拿著一支沒抽的上好古巴雪茄。

他吸了吸雪茄煙草的味道,其實多少是有點聽不下去了。

他是個商人,對於查案毫無興趣,他更關心的賣點。

養老院要接失蹤案,本身就是一個轟動的話題。那麼這第一宗案最好能夠離奇一點,至少失蹤者的身份要值得炒作才是。

文俊,一個孤兒院長大的男人,在殯儀館工作,平平無奇的傢伙失蹤了二十三年。

大機率就是遠走他國或者因為什麼原因換了身份,這案件是要放在網上討論的,找一個老友,這估計就算花錢上熱搜都會幾下子掉下來,哎,要是能拒絕就好了。

賀加巴不得不接這案子,他期待的是來個富豪,或者明星找親人或者初戀的案子。

可案子接不接的決定話語權不在他,賀加將眼神投向坐在他邊上那個氣質極好的女人,沈曼。

他和沈曼的關係熟悉到用眼神來交流,賀加的眼神在表示:這陳奇說的話是真的嗎?

55歲的沈曼,曾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心理師,善於觀察人的微表情,善於催眠。

她那雙眼能在幾秒鐘內分辨對方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就像是一個行走的測謊儀。

沈曼手握一支萬寶龍的高階鋼筆,輕輕將筆蓋轉開。

而沈曼的這一舉動,被坐在另一旁的喬遠山看見,單憑沈曼的這一轉開筆蓋的舉動,喬遠山就判斷出了重要資訊:沈曼對這宗案件極為感興趣。

源自什麼呢?

細微的觀察力。61歲喬遠山,曾是重案組局長。

他是從一個小警察一路升到局長的,憑藉著細緻入微的觀察能力,從一個很小的細節,透過直覺和大腦縝密的推算,共計破獲了十七宗被列入教科書級別的逆天奇案,一路升到了局長的位子。

當然,就憑沈曼一個轉筆的動作,再厲害的神探也不可能很明確的發現什麼線索。

但若是夫妻呢?

喬遠山和沈曼還有一層關係,他們曾是同床共枕七年的夫妻。

但這也只是曾經了,二十年前,他們就已經離婚了。

所以究竟是為什麼,讓一個億萬富豪,一個女心理師,一個重案組的前任局長,三個年齡加起來174歲的老人在養老院裡破一宗失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