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語文課是這樣的嗎 (第2/2頁)
反派大小姐在貴族學院狠狠學習 紀扶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影片到這裡就結束了。
語文老師不管學生在想什麼,也不管直播對面的觀眾在想什麼,關掉影片,繼續在一片安靜之中自顧自地說著:“語文,歸根究底是一門語言,你們覺得語言什麼?如果你們覺得語言是交流的工具,那他就只是工具,起著傳遞資訊的作用。可是,當別人透過文字傳遞給你的資訊在某個瞬間成為了觸動你的鑰匙,那此時,語言就成了藝術。
語文其實是一門藝術學科,需要你們自己去品,找到文字中能夠和你們產生共鳴的地方,我講的理解再多有什麼用呢,沒有用。”
“你們把自己代入成剛才短劇中的女主,理解一下她想起這首詩的感覺,是釋然,還是懊悔,還是恍然大悟,你們自己品。”
“那現在有沒有人起來說一下你們感受?何穎同學你來說。”
何穎面色不變,她就知道語文老師又要點她。
“我覺得很痛。”
“痛,好!痛就對了!還有沒有同學痛的?沒有了?再多去品。還剩點時間,我把詩人的生平找出來,你們對照去看這首詩的意思,體會其中的心情。要是實在體會不出來,那也只能算了,你只需要記住這些文字,總有一天,在合適的時候,它們會成為你們生命中的藝術。”
一堂語文課,還沒有講完,就上了熱搜。
有人認為,鴻儒學院這樣的授課方式,才是教育的本質。語文這樣的學科,本身就要褪去考試的枷鎖,其中的情感才能真正浮現。
也有人覺得,鴻儒學院的這種教學方式太過超前,學生本身就不愛學詩詞,現在還不強迫背誦,孩子怎麼記得住。理解了感情又怎麼樣,不背怎麼答題。
這些爭論被兩位校長看在眼裡,其實現在網友討論的問題就是鴻儒學院和其他學校最大的不同之處。
鴻儒學院的教學模式基於優質的生源,實行了很多觸及本質的教育方式,可是這種方式並不是完全適用於普通學生眾多的大眾公立學校,冒然出現在大眾視野,恐怕會得不償失。
晏校長最後決定鋌而走險的原因,一是考慮已久,鴻儒學院的教學模式也已經成熟化。二是他們學校出現了兩位標準的榜樣。
何穎和夏書月。
這兩個人,代表著鴻儒學院的兩種群體,甚至能夠代表全國的群體。
一種是有家底的社會上層子女,關於他們的教育,可以參考何穎。
而普通出生的孩子,他們的教育又可以參考夏書月。
只要有這兩個人的存在,不論鴻儒學院的教學模式引起什麼討論,出現什麼反對的聲音,他們都可以兩句話解決。
“為什麼何穎能夠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行。”
“為什麼夏書月能夠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行。”
美的很。
現在校長真的是很感謝何穎來他們學校就讀了。
但是,看到何穎這麼努力的樣子,校長又有些不忍心。
之前學校老師和何穎聊的時候,發現何穎好像誤會了什麼,她以為自己不好好學習,家裡的家產就會被全部捐出去,所以壓力很大。
可是實際上,何家的產業只是被國家控股而已,充其量還會有別的家族也進來分一些羹,但依舊不影響何家能夠佔據除了國家以外的大頭。
她繼承部分家產,其實也挺多的。
這件事到底要不要告訴何穎呢。
算了,先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