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現有資料顯示,你們要去的地方對於領空的主權意識還未形成,沒有空軍也沒有防空力量,但還是小心謹慎為上,完畢。”

說完這話,鄧致昌有些不自在地暫時關掉了手中的對話器。少將雙眼微眯,摸著下巴若有所思。

在別人眼裡,艦長此時是考慮經天緯地的大事。但鄧致昌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為不過只是單純心裡沒底。

誰知道璃月有沒有空軍?誰又知道璃月有沒有防空力量?璃月能夠造出“無人機”,誰能保證他們就沒有造出他們的戰機防空呢?

這不能不說是一次軍事冒險。但如果要藉此指責鄧致昌指揮失策的話,也實在無法成立。

從全域性角度來說,在戰爭中,假如犧牲兩架殲擊機能換到敵方軍力部署和大概駐地情況,那麼也算得上很有價值的交換。

但問題是,華璃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僵化的戰爭狀態,對方的思想裡也不一定能意識到福建艦的偵察行動侵犯了自己的主權。

對於派出殲擊機冒險偵察這件事,他也不想這麼做,因為有種權威決定他人生死的感覺,這令鄧致昌的良心飽受折磨。

但沒辦法,軍令不是兒戲,為了接下去的交涉和行動,董宇二人必須充當全艦先鋒去執行這個任務。

如果有無人機就好了啊。想到這裡,鄧致昌不由得看了看作戰指揮中心大螢幕上,我方可出動艦載機大隊的列表中,虛設的“無人機大隊”一欄,有些感慨地嘆了口氣。

與蒸汽彈射系統不同,福建艦採用的電磁彈射系統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彈射的力度大小和輸出的能量高低,這就避免了蒸彈無法控制彈射力度,而導致相對輕小脆弱的無人機在巨大的加速度中被扯碎的問題。

福建艦上斷斷續續地進行艦載無人機實驗已經好幾年了,如果不是解放戰爭最後一役延緩了無人機定型服役的過程,那個虛設著的無人機大隊現在就可以投入實戰了。

可惜沒有如果,沒有就是沒有。

鄧致昌只能祈禱,若是真有空戰爆發,殲擊機編隊也可以很好的應對,這也是他下令一定要配備一定武備而不是純戰術偵察任務掛載的原因。

沒有空軍嗎……聽到鄧致昌的這一情報,董宇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垂直顯示器,相控陣雷達發射的電磁波警惕地掃視著整片天空,確實還沒發現任何可疑目標升空。

嚴陣以待的電子對抗系統甚至連一絲一毫地對空雷達發射出的雷達波都不曾感應到。假若殲15被掃描雷達發現甚至是被火控雷達照射,那麼兩機上的電子對抗系統甚至可以實現聯合作戰,在敵方雷達操縱員的螢幕上製造大規模的假目標,從而達到瞞天過海的效果。

這招對付小國/區域空防力量特別有效。董宇當年就靠著這玩意掩護,摧毀過一個被騙得暈頭轉向的偽軍愛國者防空導彈營的火控雷達。現在他又把它開啟,無疑是一種信賴的倚仗。

航路規劃顯示,他們距離航線終端還有不到一半的路程:356KM。董宇習慣性地抬手把通訊頻道調節到了121.5MHz。

一般來說,這個頻率本身是用於在飛機遇險時與地面塔臺或者指揮中心進行求助使用的(就是經常能聽到老外用四川話喊“沒得!沒得!”那個頻道),但是各國軍機民機各種電臺的頻率都不同,能實現不同國家、不同電臺通話的,就是這個通用頻率了,所以全世界的軍機幾乎都裝有應急頻率通訊裝置,也被稱為公用頻率通訊裝置。

按照地球國家對不明飛機進入防空識別區的逐步反應順序,現在應該是第一步透過無線電進行查證和問詢。雖然早就從丁儒常的話中知道了福建艦不在地球的這個事實,但是董宇還是抱有懷疑,希望藉此機會驗證一下。

頻道中靜悄悄的,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