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你也不用把上衣脫了啊 (第1/2頁)
原神:被倒貼我卻只想賺錢 凍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璃月的熱鬧街頭,一處露天說書攤子前圍滿了聽眾,唐鐵嘴先生手執一把繪有山水畫的摺扇,搖曳生風,話語抑揚頓挫,引人入勝。
“各位看官,您可曾聽說,就在那風和日麗的晨曦時分,咱們璃月港的碼頭上,上演了一出好戲。
說的正是咱家璃月,那位富可敵國、權傾一時的凝光大人。
與英姿颯爽、智謀無雙的玉衡星刻晴大人。
二位大人親自駕臨,身後浩浩蕩蕩跟隨的,乃是一隊千巖軍精銳,鎧甲鮮明,槍尖如林,那場面,何等壯觀,何等威儀,直叫人歎為觀止!”
“諸位,您可知,那碼頭之上,人頭攢動,皆是百姓與遊客,個個瞠目結舌,心中琢磨,是哪路神仙,竟能讓璃月七星中的兩位尊駕親臨迎接?
這其中啊,可是藏匿著一段鮮為人知的秘辛,一段跨越國度的奇緣。
話說很久以前,有這麼一位來自天際的年輕旅人,懷揣著對世界的好奇與嚮往,踏足璃月這片土地。
他行走在市井之間,不經意間,命運的絲線,便將他與一位紫發如霞的少女緊緊相連……”
“那紫發少女,不僅容顏秀麗,更是身手不凡,她便是後來名震璃月的英雄人物。
少年與少女,兩個來自不同國度的靈魂,在璃月的廣闊天地間,編織了一段傳奇。
而今,凝光大人與刻晴大人碼頭相迎,是否與此舊事有關?
這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風雲變幻,恩怨情仇?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唐鐵嘴一番話,吊足了聽眾的胃口,人群中議論紛紛,有的人嘖嘖稱奇,有的人則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故事的後續。
聽眾人叢中突然響起一個聲音,帶著幾分急切:
“哎,唐先生,您這故事裡頭,那凝光大人的態度可不明顯啊,難道咱們尊貴的凝光大人,真會看不上那遠方來的少年郎?”
此言一出,人群中小範圍激起一陣漣漪,大家都豎起了耳朵,等待唐鐵嘴的回應。
唐鐵嘴不慌不忙,輕輕抿了口茶,潤了潤嗓子,笑道:
“各位看官,您可別誤會了,在下之意並非說咱們的凝光大人眼界高過天際,只是這世間能與凝光大人並肩之人,確是寥寥無幾。
凝光大人的心思,豈是咱們這些凡夫俗子所能揣度?哈哈,笑話,笑話而已。”
這番話既給凝光大人留足了面子,又巧妙地避開了直接回答,顯露出說書人的機智。
但那提問之人似乎並不滿意,繼續追問道:
“那刻晴大人呢?她年紀輕輕便已身居高位,智慧與勇氣並存,怎地就非得侷限於那些陳規舊俗之中?
刻晴大人的眼界,應當更為寬廣才是。”
此言一出,立刻贏得周圍不少聽眾的點頭贊同,他們低聲議論,顯然對這觀點頗為認同。
唐鐵嘴一時語塞,他沒想到聽眾會對故事中的細節如此較真。
事實上,這出“故事”確實是他依據今日清晨在璃月港流傳的一則逸聞所杜撰,原意不過是想給聽眾們添點茶餘飯後的談資。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說書人,唐鐵嘴深知傳統劇目的吸引力已不如往昔,聽眾的口味越來越挑剔,總渴望聽到些新鮮事兒。
於是,他開始將日常所見所聞融入自已的說書中,使得故事既貼近現實,又不失趣味。
但這也意味著他不得不在事實基礎上加以想象,甚至虛構些情節,以滿足聽眾對新奇與刺激的追求。
此刻,面對聽眾的質疑,唐鐵嘴靈機一動,決定順水推舟,將故事的主動權再次握在手中。
“諸位,您說的極是,刻晴大人年輕有為,心胸自然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