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這駭人聽聞的訊息如同驚雷般炸響在皇宮深處,迅速傳到了宋徽宗趙佶的耳中。他聽聞自已敬愛的兄長,那位曾與他共敘手足情深、同享皇室榮華的兄長,竟遭反賊毒手,心中悲痛欲絕,不禁失聲痛哭:“朕的好哥哥啊,嗚嗚~為何命運如此不公,讓朕承受如此喪親之痛!”

“陛下,請節哀順變,保重龍體要緊。”一旁的內侍見狀,連忙上前勸慰,生怕皇帝因過度悲傷而傷及自身。

然而,趙佶的憤怒與悲痛已如火山般噴湧而出,他猛地一拍桌案,震得桌上的筆墨紙硯紛紛跳動,怒不可遏地吼道:“小小反賊,竟敢殺害朕的兄長,還膽敢威脅朕的江山社稷,簡直是目無王法,不將朕放在眼裡!”他的聲音迴盪在空曠的宮殿內,充滿了不可一世的威嚴與不容侵犯的怒火。

“皇上,請息怒啊。”周圍的臣子與侍從紛紛跪倒在地,連聲勸諫,生怕皇上的怒火會殃及無辜,更怕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會動搖國本。

但趙佶的怒火已難以平息,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僅關乎皇家的顏面與威嚴,更關乎國家的穩定與安寧。於是,他強忍悲痛,毅然決然地下達了命令:“朕豈能坐視不理,任由反賊囂張?傳朕旨意,即刻整頓兵馬,調集全國精銳之師,即日啟程,誓要蕩平賊寇,為朕的兄長報仇雪恨,維護我大宋的安寧與尊嚴!”

“是,皇上!”殿下的將領與官員們齊聲應和,他們深知此行的重任與危險,但更明白這是他們作為臣子應盡的職責與忠誠。

隨著趙佶的一聲令下,皇宮內外頓時忙碌起來。御書房內,燭火通明,趙佶親自審閱著前線將領送來的戰報與地圖,每一份情報都牽動著他的心絃。他深知,此次出征不僅是為兄長復仇,更是為了穩固大宋的統治,消除內部隱患,讓百姓重歸安寧。

同時,趙佶也深知戰爭的殘酷與代價,因此他特別強調了“仁義之師”的重要性,要求將領們在作戰中務必減少無謂的殺戮,保護無辜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他派遣了使者前往各地,安撫民心,宣傳朝廷的正義之舉,爭取更多的民眾支援與配合。

在軍事準備方面,趙佶親自督戰,確保每一支隊伍都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他調集了全國的精銳之師,包括禁軍、邊軍以及各地的廂軍,組成了一支龐大的討伐軍。同時,他還加強了後勤保障工作,確保糧草、兵器等物資能夠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前線。

在幽深而莊嚴的將軍府中,月光透過雕花木窗,斑駁地灑在李清照那略顯憔悴卻依舊清麗的面容上。她端坐於案前,手中緊握著一塊已被摩挲得發亮的玉佩,那是她與夫君劉子曦的定情之物,此刻卻成了她心中無盡的牽掛與思念。

“還沒找到雨郎嘛?”她的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眼中閃爍著焦急與憂慮的光芒,彷彿要穿透這夜色,尋得那熟悉的身影。

“夫人,這山巒連綿,地勢複雜,加之近期叛軍與山匪活動頻繁,搜尋難度極大,我們的人手已經盡力了,但……”侍立一旁的王楚君,語氣中滿是無奈與同情。她深知,眼前的這位女子,不僅是才情橫溢的千古第一女詞人,更是一位情深意重、堅韌不拔的夫人。

“多派人手,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找到雨郎。”李清照的聲音堅定而決絕,她的眼中閃過一抹不容置疑的光芒。在她心中,劉子曦不僅是她的夫君,更是她生命中的全部意義與支撐。

“是!”王楚君應聲退下,心中暗自祈禱,希望奇蹟能夠發生,讓這位深情的夫人早日得償所願。

夜深人靜,李清照獨坐窗前,望著窗外的明月,思緒萬千。她的腦海中不斷回放著與劉子曦共度的點點滴滴,那些溫馨的畫面如同刀刻般深刻,讓她在無盡的悲傷中尋得一絲慰藉。然而,每當想到夫君生死未卜,她的心便如刀絞般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