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理解的不深,可以透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進行了解。
都到現在了,就放手去做吧!”
確實!是應該放手一搏了。
大家把箱子中拿出的絹人,小心翼翼的擺上展架。
杜娟在一邊看著,她飽含熱淚,文欣見杜娟此狀,走過來安慰道,“行了,知道你感動。
其實想想都挺不容易的,如今的京華坊是完成了一個轉型.”
杜娟更有同感,說道,“先前我媽是按照她的思維在經營京華坊,我很感謝她能夠放手讓我去做。
現在的京華坊融入了很多元素,很多緊隨政策和時代的潮流,京華坊確實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完成了一個轉型,現在看到眼前的這些,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去謝你們了.”
“謝什麼,大家都把它當做事業,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
京華坊取得這樣的成就,替大家高興。
雖然說不到一年的時間,但對我來說影響很大,不僅僅是京華坊完成了轉型,就我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文欣更有感觸的說道
“絹人博物館一開業,意義不同。
讓很多人去了解絹人、瞭解非遺。
我媽一直都這麼說,如此一來,她的願想還在.”
文欣應著,“對啊,季阿姨一定很高興。
其實我最佩服的還是你家,你跟季阿姨為了絹人,為了這門手藝傳承,這一路走的太難了.”
文欣說到此,杜娟更有感觸,“我媽從廠子出來後,絹人經歷了一段沒落時期。
那時候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去傳承,她是一步步摸索。
京華坊交給我之後,我一開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可能對我媽來說,京華坊在她那裡算是一個結束,但我知道她沒有放棄,先前我總覺得她干預工作室的太多,但現在我覺得,京華坊離不開她。
我呢……僅僅是一個開始,後面的路還長著呢。
其實像阿木娜、格桑她們,我不知道這條路她們能走多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階段,她們會結婚、會有孩子,或者說會有新的人生規劃……非遺這個行業不像其他的,它需要時間的沉澱,可能我們還會遇到更多的人,走到一起.”
“我就賴上你了,娟兒.”
文欣脫口而出,“至少這份工作能給我帶來自由和快樂,其實有這點就足夠了.”
文欣想的很通透,她經歷了職場的爾虞我詐,來到京華坊的這些日子對她來說才算是真正的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