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省涼州嘉涼關地處漠北之境,漠北之境自古以來就承載著神秘與傳說,傳聞古代晉朝帝師薩迦於此超脫飛昇,給世人留下了關於追尋長生的秘辛。而這一次,考古學家葉長思等人將目光投向了關乎追求長生之路的嘉涼關遺蹟。然而,葉長思和趙素素等考古專家在這片神秘土地上集體失蹤,將整個事件籠罩在一片迷霧中……無數人期待著關於嘉涼關的謎團早日揭開,葉長思等失蹤者平安歸來,帶回古代帝師長生之路的答案……”
列車徐徐開動,自窗外遠遠望去,壯闊的漠北境地中一座現代文明建築和古樸城樓參雜交錯的都市映入眼簾,城市外環高架橋和公路上的汽車匆匆掠過,給予人強烈的視覺衝擊感和反差感。
隴西省洛安市到底是六朝古都,儘管時代發展日新月異,但這座古城厚重的歷史感建築風格和文化沉澱的氣息,不是嶺南省那些日新月異更新換代的都市所能夠呈現得出來的。而這便是葉箴此行的目的地。
葉箴此即在列車上重新翻看著這張舊報紙及過往收集的一些資料,這是他這些年收集到關於當年自已父母失蹤案件及十三年前國內一些相關性的資訊資料。此前葉箴嘗試直接去了嘉涼關一探究竟,但此際嘉涼關已然被夏國軍方嚴密控制封鎖,葉箴只能從一些資料線索中嘗試是否能有所發現。
這篇報道具有極為濃厚的迷信色彩。當今時代科技騰飛,有著基礎的數學理念和物理理論框架基礎,唯物主義佔據主流思想,但葉箴並不認為這是一篇故弄玄虛,子虛烏有的報道,畢竟世間有神靈的傳聞是人盡皆知,儘管普通人少有真實的見聞。
葉箴經過梳理資料,發現他的祖父和父母在奔赴嘉涼關考察前,先於蕩墟山考古發現了皆任衛、晉兩朝齊濱之境齊侯薛伯仁的墓地,齊侯墓出土了諸多的史料檔案,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衛帝葉君民時期那齊國稅改的史料,這是考古界的一個重大的歷史發現,對於史學界重新評議衛帝葉君民時期衛朝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具有極為重要的史料價值。
因齊侯墓出土的稅改史料,史學界重新以‘莊帝’作為衛帝葉君民的諡號,放棄以往史學界採用的‘荒帝’諡號。
“衛莊帝?衛荒帝?好勇、威德、剛武曰莊、兵甲亟作曰莊、屢徵殺伐曰莊、死於原野曰莊,屬美諡;統治不善曰荒、社稷之患曰荒、不善理政曰荒,屬惡諡。同一個皇帝兩個迥乎異同的諡號,這在歷史眾多帝皇中還是僅此一個。”葉箴翻看著資料,喃喃自語道。
“猶記得‘衛荒帝’這個諡號最先記述於淮西文豪王權安的《關隴西食記》,王權安是江淮人,但是他這部《關隴西食記》的親筆手稿卻出土於隴西嘉涼關附近。而‘衛莊帝’這個諡號被記述在《繁祿碑石錄》一書,而其初始手稿及稅改資料,隨同齊侯薛伯仁同葬於蕩墟山。一帝二諡,一美一惡呈兩個極端?想不通……難不成嘉涼關和蕩墟山二者之間存在什麼內在聯絡?”
列車即將到站,葉箴在列車上大致梳理了十三年前與父母有關聯的相關訊息,並以此為中心拓展到與衛朝有關的諸多史料,經過深入瞭解直至一帝二諡這個點便戛然而止,再無思路。
而葉箴將前往隴西省齊侯薛伯仁墓出土的史料收藏館再探究竟,看是否有新的發現。
下了列車的葉箴,按照導航很快便來到了在洛安市郊區的齊侯薛伯仁墓出土的文物收藏館。
洛安市為夏國著名旅遊城市,每年暑季都吸引著國內外大量的遊客前來一覽這座夏國六朝古都的風采,感受其悠久的歷史文化氣息。
收藏館建在郊區,故而人流量並不大,三三兩兩的遊客觀摩著玻璃展覽架內的文物,偶有一些導遊和工作人員講解。
葉箴衣著樸實,揹著雙肩揹包,整體上便是一個高中生形象,在這些導遊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