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燭火熄滅。

...

與此同時,琅琊郡城,大皇子府內。

大皇子手中捧著一個銅製暖爐,正在走廊裡看著廊外的落雪。

一個僕人穿過走廊,快步跑到了他的面前,恭敬地說道,

“殿下,有飛鴿傳信從京中而來。”

話音未落,這人從袖子裡掏出了一個小竹筒,將其遞到了大皇子手中。

大皇子將暖爐放在走廊的欄杆上,抽出了竹筒中的小紙條。

將紙條展開,信中內容展現在了他的眼中。

【宮中有變,二皇子帶甲士深夜入宮。】

看到這一行字,大皇子眼中閃過了一絲冷意。

他朝一旁的僕人說道,

“帶後院的客人來見我。”

“是,殿下。”

十分鐘後,一個身著黑袍的男人出現在了大皇子面前。

他的臉被兜帽蓋住了一半,露出的嘴角帶著一抹陰狠的笑。

“琅琊王,今天怎麼這麼著急找我?”

大皇子聽著這有些陰陽怪氣的話語,冷冷地說道,

“你們的條件我答應了,但我希望你們立即出兵,大魏朝馬上就要起大風浪了。”

“哦?這麼急?”

“魏皇要死了。”

大皇子此話一出,黑袍人愣了一下,隨即又冷笑了幾聲,說道,

“我知道了,你做好準備吧。我現在就帶貴公子出關,明日就可帶領大軍南下。”

他說完這句話,收起了嘴角的笑,轉身朝遠處走去。

大皇子眼中寒芒畢露,看著遠去的背影,冷冷地說道,

“別忘了我說過的話,你知道我的手段。”

...

十日之後,狼庭2萬騎兵經過琅琊郡入關,突破安陽郡防禦,破安陽城,大軍靠近了望江北岸。

而在望江南岸,望江郡和安陽郡的交界處,六皇子已經帶兵在此駐紮。

3000府兵和7000民夫齊心協力,在幾天的時間內,將江面上的渡船集結到了南岸。

望江寬廣,水流湍急,沒有渡船,別說2萬騎兵,就是20萬騎兵也寸步難行。

六皇子騎在馬上,站在江邊,身後是上千人駐紮的營地。

他已命手下將領分兵三處,在幾個重要的渡口處安營紮寨,嚴加看守,不讓敵軍有可乘之機。

眼前江水滾滾向東,六皇子卻緊緊地皺著眉頭。

他已經得到了魏皇駕崩的訊息。

在他看來,二皇兄繼位或者不繼位,不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魏皇死了,其他皇子不聽號令,各自為戰,又各有小心思,可能會給敵軍有可乘之機。

同時,大皇兄引狼入室,必然準備反叛,也是無法忽略的問題。

想到這裡,他朝身邊的部下問道,

“派去臨海郡的信使回來了嗎?”

一個部下剛要說話,就見營地之中有一騎奔來。

那騎士來到六皇子面前,朝他說道,

“殿下,我去臨海郡,見到了臨海王。他說望江的防線太長,臨海郡兵力緊缺,只能據城防守,不能沿江禦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