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睡袋還是很有用處的,他小心翼翼的動手將睡袋摺好背在背上。深吸一口氣,寧雨飛運轉心法,縱身一躍,身子離開樹枝兩丈,再急速下墜,他腳尖疾點,藉助樹幹的彈力,在林間如同飛燕一般的穿梭而過,數道殘影隨著他的動作不停地飛騰。
寧雨飛是江南人,他父親是著名的科學家,母親也是江南的書香門第。九年前,*型肺炎爆發,他父親主動去研究病毒疫苗,卻讓他母親感染了。最後,他父親離開家去參加研究,直到他母親病死,他父親也未再次出現。寧雨飛雖然怪父親,卻並不恨他,至少到現在他還是叫寧雨飛。寧家先祖是隋唐的道家鼻祖寧道奇,家傳最正統的內家心法,一共九重,寧雨飛自小苦練,已經練到第三重。剛才的身法,就是附帶的身法“飛燕九轉”,“勞雁單飛,薄影三重。”
“飛燕九轉”是配合“天罡經”使用的身法,前三重“勞雁式”講究“虛”,製造殘影。心法第一層只能製造一道,第二層最高可以製造三道,第三層最多可以製造九道。中三重“飛燕式”就是“納實含虛”,殘影和真身互相替換。後三重就是傳說中的“神雁式”,產生分身,以多擊少。寧雨飛現在正處於第三層,可以製造7個虛影了。
到達地面,一陣泥土的芬芳傳來,寧雨飛可是研究泥巴的專家,立刻就感覺到這裡的氣味不對。這裡的泥土不帶一絲重金屬的味道,很明顯沒有現代的痕跡,很可能是某個熱帶雨林。從小立志學習歷史的他,為了挖掘古遺蹟,在野外求生的能力非常強,倒是不怕在這裡生活。只是不知道這裡的位置,沒有地圖,只能困死在這兒。
巨大的樟樹,槐樹,還有赤松都蔚然挺立著,林子的中央有一條小徑,看路面的情況,雖然很少,這裡還是有人跡的。揹負著睡袋,腳上只有一雙人字拖,寧雨飛慢慢的向前走,邊走邊四處張望,尋找可以充飢的東西。大概走了半個小時,他有點渴了,就坐在一棵松樹下歇息。他一抬頭,無意間看見灌木叢中的紅色野果。眼睛一亮,他走上前去,正準備摘取一個,警兆忽現,一道拳風打向他的後頸。
脖子一縮,他就地一滾,只瞥見一雙穿著紅繡鞋的大腳,正要動作,不料“怦”的一聲,他兩眼一黑,便失去了知覺。
這時,剛才的草叢中一道高瘦的身影走了出來,攬住大腳的主人,一個尖細中略帶沙啞的男音響起。
“婆娘,終於又開張了。不過,你看這小子穿著古里古怪,又幹又瘦,怕沒得啥子賺頭。”
“蠢材,你懂什麼,這種瘦肉最適合做包子餡兒,骨頭用來熬湯頭,又可以用個把月了。還不去燒水,準備開宰了。”
這個聲音渾厚有力,不過還是有女性的獨特轉音,給人一種豪爽陽剛的巾幗英雄的印象。不過她說的內容倒是與這種豪爽無關。
高瘦的漢子不知道從哪裡變出一根麻繩,給寧雨飛來了個五花大綁,然後自己抓住繩頭,將寧雨飛拖在身後。看得出他的動作十分嫻熟,想來也不是第一次幹了。
兩人在叢林中左拐右拐,走了十幾分鍾,終於,前方遠處出現了一個房子的輪廓。又走了幾分鐘,高瘦漢子揹著寧雨飛閃到房子側面的竹林,從後門進入了房子裡。大腳婦人走到正門口,拿出鑰匙開啟門。原來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張氏客棧”。
客棧是雙層的竹樓結構,看起來還很新,看來是最近才修建的。客棧很寬敞,外堂長十幾米,寬七八米左右,放了二十餘張桌子。時間在上午8點左右,現在還沒有一個客人。中堂,是廚房的位置,只有一個小門通向後堂。後堂,就是小店的屠宰場。
此時,寧雨飛就被倒吊在後堂的橫樑上,還沒有醒過來。這裡和他同樣被吊著的還有兩三個。靠近後門處有一張條案,條案上還擺著半具血淋淋的屍體,胸部和臀部的肉已經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