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四章 去看看 (第1/2頁)
直播vlog全家穿越給始皇種田 柚子再飛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秦國的船可以說是一路毫無阻礙的登上了楚國的碼頭,然後舢板搭好,剛剛組裝好的投石機巨弩車等被秦兵推著,從船上一路被推下來。
楚人震驚的在城上看著秦軍在岸上整隊,然後一輛輛的器械隨著被推下來,還有人從船上抬下各種構件,上岸後組裝,沒一會兒,更多的攻城器械慢慢成型!
涪陵城的將士們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們終於看到剛剛在水上時攻擊自己的武器長什麼樣了,同時也看到了攻城常見的雲梯以及衝車等等。
最誇張的是,秦軍前頭部隊整頓好,已經帶著工程器械按陣型排開了,那東西還沒組裝完。慢慢的,人們發現,那東西越來越高,竟是十分巨大!
到終於組裝完成,楚軍守將看清楚那東西是,已經震驚了!
這是,臨衝呂公車!
這不是傳說中的東西嗎!
傳說這是呂公,也就是姜太公所造的一種攻城神器:臨衝呂公車車高數丈,長數十丈,車內可以分為上下五層,每層有梯子可供上下;車中可載幾百名士兵,兵士們可以配有機弩毒矢,槍戟刀矛等兵器以及諸多可以破壞城牆設施的武器工具。
在進攻時城之時,這東西直接推到城腳,車頂可與城牆齊,上面可以讓兵士們透過上面天橋直接衝到城上與敵人拼殺,下面則可以讓兵士們用撞木等工具破壞城牆城門!
有了這東西,連攻城用的雲梯都顯得弱小了啊!
涪陵的守將想掀桌,這麼大個車,你們是怎麼一路從秦國運過來的,還到了楚地現場安裝!有想過尊重過對手一點嗎?
本來想著有護城河可以阻擋秦軍片刻呢,結果,也根本沒有用!
城市之外的護城河通常有十到二十米寬,但是有一種攻城器械是專門在攻城之時搭建在護城河之上的,也就是壕橋,時下多叫做飛江,或者飛橋。
有時一張飛江的長度就足夠聯通護城河的兩岸,但為了防止這一點,通常挖護城河的都會再多挖一些,護城河在弄得寬一些。避免被人簡簡單單越過去。
結果,秦軍根本不怕這一招!一張飛江不夠長沒關係,秦軍用的是摺疊的飛江!
摺疊飛江就相當於把兩座飛江用轉關相連,瞬間增長一倍!
轉關也就是銷軸,就是一個可以緊固連線飛江,可以讓它們穩固連線,又可以讓飛江做相對轉向的部件。
秦軍的飛江足足有一丈五寬,都是十分粗壯的圓木拼成,下邊有四輪,被眾多秦兵推到河邊後,多個兵士用繩索拉著飛江的最上邊,先合力把它抬起,隨著飛江慢慢立起,人們再有序的換方向,然後拉著繩索把那飛江慢慢放下。
就跟放下吊橋一樣。
眼看著那飛江最終在護城河的對岸落地。這功夫楚軍的攻擊根本起不到什麼阻攔作用,秦軍一直有盾兵保護,就是偶爾不慎有所傷亡也不影響大局。
很快所有飛江就在護城河上搭建好。護城河也阻擋不了秦軍前進的腳步。
秦軍的飛江直接搭在護城河兩岸,可以八橋並行!秦軍直接來到城門下!
秦兵的各項工程器具輪番上陣,巨無霸臨衝呂公車也來到了城下,涪陵守將一看,大勢已去,不用掙扎,越掙扎越難看。意思意思的抵擋了片刻,乾脆就投降了。
於是,司馬錯率領秦軍入楚,不到半日,拿下了楚國的涪陵城。
戰後司馬錯看著那一輛輛的攻城器械,那都是墨家造出來,此前從未在戰場上實際使用過的東西。就像那臨衝呂公車,連他過去也只是聽說過,他甚至也是出發之前不久才頭一次見。
說是墨家人做的,但是如今墨家的事情都是誰在負責,眾人心知肚明。
這個姜饒實在是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