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往生花”便嫁與誰,你和北步那小子一口氣拉來上萬人尋找,山都差點讓你們給踏平了,現在怎麼能叫我不防著你二人。”

沐藍桉用紙扇敲著腦袋一臉愁容道:“那又如何,上萬雙眼睛仍是比不過林兄一人,你不過在山間遊玩一圈便輕易找到了往生花,豈不叫人記恨。”

林寒雲擺手笑道:“別提了,再談下去怕是真要傷你我二人兄弟情義。這次“四城中遷”商議的如何?”

沐藍桉依舊滿臉愁容,只是這次不再是玩笑為之:“這次商議七大長老全部到齊,可大長老依然態度堅決,不肯讓步任何一城遷都鯤凌,最後商議不成,只能以各城每年多加百名學子鯤凌深造的名額。

“寒雲你也知道,先不說這百餘名額對各城來說杯水車薪,就是再加千名萬名學子來鯤凌深造的機會,哪個城裡又願意讓自已城中的佼佼堂生外流。眼下能讓各城百姓遷至鯤凌,五城蠻兵分批駐守封塞才是上策。”

四十八年前,還未分裂尚被稱為國都的鯤凌,在當時國都帝王“袁名修”的帶領下大肆擴張領土,直到遇到南方“騰林禁地”中的“嗜”後大戰五年,慘敗而歸,同年,帝王袁名修突發惡疾暴斃,當時尚是國都蠻首的“古傲”在眾人擁護下登上國都權力頂峰。

古傲執政後,第一件事便是將國都帝王制改為長老制,座下蠻首盡數升為長老。

五年後,古傲不知為何又突將三長老李斯、四長老烏泠、五長老番禺、六長老楚息及其轄區百姓盡數遷移至“東南西北”四座邊城,鯤凌也由此從“國”改為“城”,四座邊城高築城牆首尾相連,將鯤凌城圍在中心,以抵禦“嗜群”的騷擾。

四座新建邊城中,其中以三長老“李斯”的地域最為苦不堪言,其他邊城無非艱苦貧瘠了些,而這南部“封塞城”可就不同了。

城外幾十裡就是嗜群極度活躍的無邊騰林禁地,雖說當地物產豐富百姓能夠豐衣足食,可當年袁名修舉全國之力都未將嗜群擊殺,更何況現在單以一城之力抵禦嗜的報復談何容易。

這些年若不是林寒雲時常帶兵相助,南部“封塞城”可能早已失守。

故這些年四城長老不斷向大長老古傲提議將各城百姓遷回鯤凌,四座邊城由鯤凌在內的五城蠻首重新整合兵力,分批駐守。

可無論各城長老如何上書提議,大長老古傲一律駁回,併除來往驛隊外,任何百姓沒有特令禁止入鯤凌境內,違者不問緣由當場殺之!

這些年地處富庶平原的鯤凌城與四城矛盾不斷升級擴大,可礙於鯤凌城龐大的兵力和經濟實力,四城只能忍氣吞聲任由大長老古傲擺佈。

林寒雲望著明月意味深長的感嘆道:“眾生安眠未嘗苦,怎知城外十里骨。

“想要大長老同意四城中遷,單是說服他一人遠遠不夠,還得堵住這悠悠鯤凌上百萬人的口。想封塞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你得讓這鯤凌城裡的每一個人都睡不著覺!”

沐藍桉驚歎道:“寒雲,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