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跟著的宋承憲和將軍家的戚大娘子坐在兩側,眾人也紛紛入席。
這位戚大娘子是皇后的親妹妹,宋承憲是她唯一的兒子。
“各位,今年咱們也來點文雅的,以菊花為題來寫詩可好,若是誰能勝出,待今日宴會結束後,我便將這些菊花賜給他。”
宋承憲聽到這話躍躍欲試:“姨母這個主意倒是好,只是咱們怎麼比呢。”
“這樣吧,一柱香,我讓你們一人在紙上寫一句詩,我直接排出三甲,然後把菊花平分給你們為了公平起見,你們都把名字寫在背面。”
宮女搬來了幾張桌子,上面有準備好的筆墨紙硯。
以柔自小看著三哥哥吟詩作賦,但自已卻是一竅不通,所以就沒有寫。
郭之晴倒是對這些很擅長,興沖沖的拉著以柔去了桌子前:“以柔,你看看我這句詩怎麼樣。”
白色的宣紙上寫著兩行娟秀的小篆。
“秋葉金黃菊正香,霜染枝頭映斜陽。不錯。”
“那我就遞上去了。”
一柱香燃盡了,宮女將詩詞晾乾後收了上去,皇后娘娘開始鑑賞。
“秋菊傲骨凌霜寒,獨立冷風敗未言。這句倒是不錯”
她翻過紙條一看,嘴角上揚,有些驚喜之意。
“承憲,幾年未見,你這詩詞倒是越發了得了。記得小時候你母親一讓你背詩,你就裝肚子疼呢。”
“姨母別笑話我了,若是覺得我的詩詞好,那我這幾年的書也沒算白讀。”
“不與群芳爭豔麗,只留清韻在秋芳。這句詩和你那句倒是大不相同呢,一個是說菊花傲氣,一個是說菊花低調。”
她翻過來看到了陳知禮三個字。
“這句詩是平陽侯家的公子寫的,倒是符合他的脾性呢。”
“秋葉金黃菊正香,霜染枝頭映斜陽。詩秀氣,字也秀氣。”
皇后娘娘興奮的翻看:“原來是郭家的小女兒寫的,她這才華,我看若是個男子,也不愁登科及第。”
郭之晴起身行禮,淡淡道:“多謝皇后娘娘誇讚。”
“不錯,是個嫻靜優雅的女子。”
“那就讓平陽侯府,太師府和將軍府的人一會兒把這些花搬走吧。”
三人一齊出來謝恩,隨後宴席開始。
“我記得郭太師的女兒並沒有婚配呢,不如嫁給承憲可好啊,也當替我管管他。”
以柔記得前世並沒有這一出啊,想來是因為皇后娘娘也是一代才女,所以惜才吧。
宋承憲被杯子裡的酒嗆了一口:“姨母,我整日跟隨父親領兵打仗,還沒有這個心思呢。”
隨後他繞場看了一圈,最後將目光鎖定到了斜對面的陳知禮身上道:“我倒是覺得她和陳家三公子更相配呢。”
“嗯,郎才女貌,也不失為一段良緣,你們二人可願意啊。”
“娘娘說好自然是好的。”陳知禮行了一禮。
郭之晴喜出望外,自然也點頭稱是。
“好,那我便為你們二人賜婚,詩詞相會,日後也是一段佳話啊。”
二人雙雙謝恩,內心都是十分欣喜的。
以柔沒想到今日還有意外之喜,小聲的拉著郭之晴說話。
“之晴,看來上天都在幫你呢。”
“以柔,這是真的假的,你快掐我一下。”
“當然是真的啦,日後你就是我嫂嫂了。”
“我真是太高興了,你要多陪我喝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