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我要這地再也不能藏住我的身形。”

“我立身之處,一言出,即是法。”

傅宣想起了某一部屌炸天的小說,如果自已有一天擁有小說主角的實力,是否可以主宰自已的命運呢?

小孩子的玩鬧已經不放在他的心上,至於顏思思的少女情懷,順其自然就好。

反正他主打的是不回應,不解釋,不靠近,不遠離,隨緣。

傅宣的生活又迴歸到了一如既往的兩點一線,但周遭的環境卻悄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同學們看待他的眼光中多了一絲探究和敬佩,一些學習成績拔尖的同學開始主動向他靠攏,試圖探尋他的學習秘訣。

傅宣並未因此而孤傲疏離,他以一貫的平常心與他們交流互動,分享自已的學習心得與經驗。

漸漸地,這些同學認識到,傅宣原來是個深藏不露的學術大佬,無論是數學的抽象難題、英語的語言藝術,還是物理的複雜原理,到了他手裡都能夠被精準破解,這一發現讓他們對傅宣的敬佩之情愈發加深。

而在田徑場上,傅宣與顏思思相遇時,雙方僅以點頭致意、簡單問候的方式擦肩而過。

傅宣並未察覺到,顏思思在每一次擦肩而過後,內心深處總有一股莫名的鬱結情緒。她開始懷疑,傅宣那篇備受矚目的作文裡的人物並不是她自已,否則,傅宣為何沒有藉此機會與她走得更近?

她甚至懷疑傅宣是否在採取欲擒故縱的策略,但很快意識到,這種計策在她這裡似乎並無效果。

然而,更讓她苦惱的是,那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她迫切地想要揭開謎底,瞭解傅宣筆下的“她”究竟是何方神聖。

有一天,傅宣在田徑場上慢跑時,恰好看到顏思思從遠處跑來。

他刻意放緩了步伐,似乎想要等顏思思靠近後交談幾句。

然而,正當他準備開口時,顏思思卻冷哼一聲,腳下加快速度,徑直從他身邊掠過。

傅宣愣在原地,一頭霧水,不明白顏思思為何突然生氣。

他無奈地撓撓頭,只好放棄交談,徑直走向了教室。

而顏思思在經過傅宣身邊時,內心則是一片混亂,她在糾結,若是傅宣追上來,她該如何與他對話,找尋什麼樣的話題既能自然又能避免尷尬。

她心亂如麻地奔跑著,直到跑出去幾十米後才恍然發現自已過於緊張,傅宣其實並沒有跟上來。

她停下腳步,回首望去,早已不見傅宣身影。

顏思思跺了跺腳,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憤怒,憤憤不平地轉身向教室走去,心中暗自發誓:“傅宣,這筆賬咱們先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