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小學生水平

習慣了新北市燥熱嘈雜的八月,突然回到這僅僅開著風扇都足夠舒適的小城夏夜,該是甚為愜意的,然而本應是躺在客廳地上看電視的李顏,此刻正待在房間緊張地翻開暑假作業本。

莫名地,他總覺得這種緊張非常怪異,大腦似乎對當下的緊張感產生了排異反應。

能不排異嗎?李顏突然笑出了聲,“媽的,老子是優等生,年級第一啊!”

回到五年級,那也還是育才小學的學習大明星,數學考試不粗心就是一百分,還怕暑假作業個球哦!

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體積、表面積、分數的意義、你追我趕的火車、丟下孩子自己越走越快還準備套圈的小明爸爸……

李顏會心一笑,真是簡單又基礎,這些題目很可愛。

然而真寫起來,還是要聚精會神,這讓他有些痛苦。

該如何形容這種感受呢,像是看到了一副美景想畫下來卻始終找不到筆,像是知道自己跳起來能拍走卡在籃筐的籃球腰卻發不上力,像是考試明明看過答案到了考場卻想不起來。

割裂感,無奈感,這就是失憶的力量嗎?無奈地寫了半本數學題,李顏發覺期待中的那聲“叮”沒有響起,“是因為做這種數學題對我來說不算提升嗎?”

他想起來自己還有個問題沒問系統:【查閱當前全部數值】

【請稍等】

大腦有如電流按摩,酥酥麻麻,一陣痠麻感硬是從天靈蓋傳遞到腳底。

【全部數值查閱結果已整理,是否篩選】

李顏一愣,“全部資料”,鑑於連罵人洗澡都能成為技能,不篩選怕是可能把腦子撐爆,他猶豫了。然而不管是五年級的他,還是24歲的他,有一點是從來沒變過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有挑戰性的東西,他越喜歡。

【不篩選】

準備迎接資料風暴洗禮的李顏一瞬間就看到了完整清單:

【邏輯:4;心智:3】

【語文:13;口語:15;表達能力:16;孝心:15;體育運動:7】

【羽毛球:28;肌肉耐力:18;爆發力:21;體力:19;洗澡:25;罵人:12】

“就這?”

疑惑只在心中閃了一瞬,這些都是自打系統啟用後出現過數值變動的專案,很明顯系統只記錄被加點的技能。

李顏掏出放在抽屜的小筆記本,自言自語都不敢,默默修改記錄的規則:在“技能數值以五年級的自己為基底”後邊補充“基礎數值不是零,需啟用後檢視確認”。

他的大腦也正在經歷極速的頭腦風暴:數值列表發了三條資訊,說明一開始猜測的技能概念存在等級差異是對的,而且不同等級之間數值分佈存在明顯的整體性差異,說明不同級別技能加點的意義確實不同。

然而還是無法確認上限,也就很難直觀判斷這些數值的具體含義。

初步判斷的辦法倒是有,羽毛球是個很好的突破口。李顏正經學了三個多月,如果以全人類作為標準,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了。而一個五年級的學生,身體發育都還差得遠,他甚至還不是體育生,體育本來就是弱項,肌肉耐力爆發力體力在人群中自然也是屬於弱項。

然而羽毛球跟身體素質相關專案的平均值,只差了九點。

按百分比來算,李顏敢判斷自己優於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人,畢竟不打球的人才是絕大多數,但說身體素質,他恐怕不敢說自己到達了全人類的平均水平。依此,他做出了一個推論:【點數評判是否排除技能為零分的物件?】

【是】

他都沒料到會有回答,一下子驚喜萬分,張著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