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多年前,萬源域宋國境內,一名年紀不過十七歲左右的年輕俠客行走在錢塘州臨安府城外的一條鄉間小路上,他樣貌平凡、身材消瘦,穿著一身十分簡樸的白色布衣和一雙白色布鞋,留著一頭烏黑長髮,額頭上綁著一條純白抹額,腰間別著一柄材質極為普通的佩劍,再加上一個褐色酒葫蘆和一小袋凡俗通用的銀兩,這就是他的全身家當。

他名為方弘遠,這時的他還只是一名初出茅廬的江湖新人,別說在整個宋國地域,就是在錢塘州這片面積頗大的地方,也沒有一絲名氣,更沒有什麼值得傳揚出去的事蹟。

至今仍沒有人知道方弘遠的家鄉來自宋國何地,更沒有人清楚他是如何在後來快速成為了一名武林新秀,此後更是一路崛起,最終成長為宋國修行界裡的一顆新星。

宋國大能龍五曾經評價過他,只需在給他一些時日,無需太久,他很快就能代表宋國修士,站在萬源域的修道巔峰之上,受億萬人朝拜與敬仰。

可是哪怕是引導他踏上修行之路的白秋琳也沒有預料到,這顆剛剛發光發亮不久的新星在發生宋、金、遼三國混戰之後,最終從天穹隕落,這是多麼的令人難以置信,許多奔赴戰場血死拼殺多年的宋國義士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他們更無法接受自已犧牲以後,宋國仍然獲得了國力大損和失去一半疆土的結局。

在這一過程中,即便無數宋國修士灑血沙場,入不了輪迴六道的亡魂終日徘徊在血湧成河的沙海上,日日夜夜不得安寧、永生永世不得解脫。

然而在方弘遠初入江湖之時,這一切無法扭轉的慘烈狀況距離發生的日期還很早,還有很長的時間讓他進行歷練與成長。

他手中執著三尺鐵劍,神色茫然的在少有路人經過的山野土路周圍到處閒逛著。

一年前,他從宋國西境繡湖州里的杏花坡出發趕往位於宋國中央地帶的松江州東京城,那裡是宋國的兩大都城之一。

經過多日的奔波,他終於橫跨數州來到了這片繁華富饒的東京城。

此時的萬源域內,晉國勢力剛剛建立不久,而在晴川域的西境區域中,金國和遼國勢力已經初露矛頭,其極具侵略性的兵鋒直指盤踞在晴川域北部區域的元國。

三國之間已經進行了長達多年的激烈戰鬥,期間時停時戰、時分時合,在這樣的焦灼背景下,金遼兩國似乎都起了在晴川域內徹底休戰的心思,並且不斷派出使節前往元國議和,修復彼此之間的關係。

在這之後,它們的目光逐漸轉向了西邊的萬源域諸國,經過一番合謀,它們選擇了位置處於萬源域東南境域裡的宋國。

雖然萬源域的強國勢力明國常年在其內的東北境區域深耕發展,但由於它從不對外侵略和掠奪,金遼兩國都不擔心明國中的頂尖修行勢力會攜帶著國勢插足進來,隨著野心的持續增長,它們為此在暗中開展了長達數年的謀劃,而宋國勢力仍然被瞞在鼓裡,絲毫不瞭解東邊鄰國的征伐戰略已經發生了轉變。

方弘遠到達東京城後,立即前去城南方位的嶽麓書院拜見儒家流派大師宋敬璋,並在書院中修習了三年的時間。

在此期間,方弘遠每日都在修習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逐漸初具華氣,在宋敬璋的引薦下,結識了另一位儒家大師宋洛書,得到了他的賞識和栽培。

離開書院之時,經過嶽麓書院院長宋仁肇的推薦,他順勢進入了墨家大師宋子墨的視野,同時順利加入墨家流派,先後認識了蒲大廣、譚子履、席尚坤、顏惟亨等儒墨道三家流派的賢者大師。

一個月後,方弘遠在皇庭殿試中金榜題名,成為了宋國的新一屆狀元,成功進入宋國皇庭,擔任松江州通判(從六品),這一年,他剛二十歲。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