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之地還算富庶,沒被封給越王之前,每年要給大周帶來一筆不錯的稅收。

越王成了楚州之主後,當時的戶部尚書還為此好一番可惜,心裡也不免生出一股憂慮來。萬一越王捏著那麼多的糧食和銀錢,做出些危害大周的事怎麼辦?

當時老尚書的孩子們聽到了父親的唸叨,還笑他杞人憂天,越王怎麼說都是皇室的一員,怎麼會損害大周呢?

而事實證明,那位老尚書的擔憂成真了。

靠著楚州豐厚的稅收,越王蓄養了一批私兵,在楚州舉起反旗後大舉進攻距離越王封地最近的寧州和陳州。

朝廷得到訊息之後先是派了使者去說和,畢竟一旦真的打起仗來,不光是國庫要遭殃,寧州和陳州的百姓更是首當其衝要倒黴。

所以朝廷這邊還是傾向於用更溫和的手段解決此事,要是能勸服越王投降那就更好了。

只是使臣去往楚州後沒多久,他的腦袋就被人送了回來。

與使臣死亡的訊息一起傳來的,就是越王攻下了陳州,而寧州也要受不住的噩耗。

事情鬧到如今這個程度,朝廷自然不能再放任。當即點起兵馬準備糧草,派遣威遠將軍前去平叛。

就在大軍出發的前一日,江秋娘找到了小皇帝,當著太傅和丞相的面問他們:“為了大周安穩,你們願意付出越王這條命嗎?”

太傅一愣,小皇帝和丞相卻是立刻明白了江秋娘的意思。

小皇帝道:“舅母若是有法子,儘管開口就是,只要能儘快平定這場叛亂,朕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可以。”

誰的天下誰心疼,小皇帝可不希望大周在自己的治下遭遇磨難。

江秋娘又看了眼太傅和丞相,他們也從剛剛小皇帝的話裡聽出了江秋娘的打算。

兩個老人家對視一眼,最終太傅抿唇沒說話,丞相卻道:“若是秋娘子願意為了大周安定而出手,越王死不足惜!”

出身皇室又如何,拿到了冊立他的聖旨又如何?

且不說那聖旨是真是假,如今的正統皇帝就在他們身邊坐著。小皇帝才思敏捷,勤學好問。

更難得還有一顆仁善之心,更不缺果決的心性。讓這樣一個皇帝作為大周的主人,遠比野心勃勃手段狠辣的越王更讓他們放心。

說定此事之後,沒多久京中就傳出承恩公世子夫人忽然生了怪病,需要臥床靜養的訊息。

家中的幾個孩子連帶著承恩公世子,都日日留在府中照顧夫人,一切大小飲宴都被推拒了。

而沒人知道的是,不久後一輛馬車帶著一大一小兩個女子朝著楚州的方向飛奔而去。

朝廷的平叛大軍都沒來得及趕到楚州,隊伍只行進到一半,就聽聞正努力打算攻下寧州的越王被人刺殺了。

刺殺者一高一矮,自稱爭先俠盜虎鶴雙雄。言說越王偽造聖旨謀反叛國,做了天下最大的惡事。

所以他們特來刺殺對方,除掉這惡人。

越王一死,以他為首經營起來的隊伍立刻分崩離析。

越王有個嫡子,但嫡子天賦不出眾,反倒是幾個庶子更得他看重一些。越王死後他的兒子們為了王位爭執不休,互相算計。

越王嫡子仗著自己是嫡出,靠著越王妃拉攏了親爹的不少心腹為自己做事。但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沒多久就把越王軍隊鬧的一團亂。

其他幾個庶子也沒閒著,不斷給親哥哥拖後腿,非要讓對方犯錯,把他拉下馬來。

就這樣越王軍不僅沒能攻下寧州,反而連一開始的陳州都給丟了。

等到朝廷大軍壓境之際,越王嫡子已經被幾個弟弟害死,越王妃為了給兒子報仇,不管不顧把越王幾個跳的高的子嗣都弄死了,自己最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