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紙上列出了數十條罪狀,每一條都能讓羅家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告狀的男子拿出了切實的證據,叫人一看就知道他所說的都是真的,沒有一絲摻假。

不僅如此,男子告狀之事傳出去後沒多久,越來越多的百姓趕來京城狀告羅家。他們要麼是自己的親人被羅家人害死了,要麼是自己的田地被羅家人奪走了。

更有甚者,還有一位斷了手的秀才狀告羅家長房的二少爺,夥同鄉試考官換了他的考卷,頂替了他的功名,還設計毀了他的手!

此事一出原本還穩坐釣魚臺的羅尚書立刻穩不住了,那些欺男霸女之事並非羅家這些主子們親自出面,哪怕被捅了出來,到時候他將此事都推給底下那些管事,靠著羅太后他們一家照樣沒事兒。

但若是牽扯進科舉舞弊裡,那羅家人即便不死也得脫層皮!

在大周科舉舞弊可是重罪,當初第一場科舉舞弊案鬧出來的時候,當年的考生和考官無一不下場悽慘,當年的菜市口都被犯人的鮮血給染紅了。

自此之後哪怕是再權勢滔天的人,都不敢對科舉伸手。畢竟當初被處死的還有一位親王呢!

羅尚書也是實在沒想到,自己那個素來乖巧的孫兒竟然膽子這麼大,敢做出這樣的事。但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事情已經發生,為今之計只有放棄這個孫兒,保全自家才是。

這邊羅尚書還想著要如何棄車保帥,另一邊丞相和太傅卻已經把收集好的證據全都送去大理寺了。

後宮的羅太后也在為母家努力,她慣常不愛與小皇帝接觸,每每多看他幾眼心中就百般不高興。

這一次她卻破天荒地燉了一碗拿手好湯,親自送去了御書房,想要藉著這點兒微薄的“母子情分”幫孃家說兩句話。

但湯是送進去了,可小皇帝卻以公務繁忙為藉口,根本就沒有見她。

羅太后氣惱不已,還想硬闖。

可小皇帝早料到會有這一出,硬是讓侍衛們將人攔了下來,請她回自己的寢宮休息去了。

羅太后長這麼大從未被這樣羞辱過,她一時間又氣又惱,卻對日漸長大且羽翼漸豐的小皇帝沒有辦法。

若是換了一開始,小皇帝剛剛登基,根基不穩的時候,她還能仗著自己嫡母的身份拿捏對方一番。

可到了如今小皇帝眼看著年歲大了,馬上就到了可以親政的年紀。丞相和太傅也不知吃錯了什麼藥,一心把小皇帝當親孫子一般培養,做足了要給對方鋪路的模樣。

趙太后更是一改從前謹小慎微的樣子,不僅靠著小皇帝拿走了管理後宮的權柄,還處處安插自己的人手。

羅太后一開始並不在意,還以為趙太后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還讓自己的人盯著對方。

誰料沒多久後宮就不聽她指揮了,除了她的人,其餘的宮女太監們都從捧著她變成了捧著趙太后。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羅太后才意識到,這對母子是真的完全脫離自己的掌控了。

宮中的羅太后求情失敗,宮外的羅家人也被雷厲風行地封府索拿。

羅尚書父子倆還沒來得及派人去滅口,羅府就被官兵重重包圍起來,任何人不許進出。

羅家幾個涉事男丁齊齊下獄,

只等證據收集齊全,大理寺那邊就要開始審查這件大案了。

不僅是羅家,負責那斷手秀才那屆鄉試的考官也被抓了起來,一旦查清此事當真,不管是考官還是羅家二公子小命都保不住了。

而且出了此事後,京城這屆鄉試的考生都得重新考,帶起的連鎖反應把整個京城都牽連了進去。

兩個案子同時進行,鄉試舞弊案最先查清。說來也是羅家太過猖狂,他們家那個二公子根本就是個不學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