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的是中央財經學院。

日後會在1996年5月更名為中央財經大學。

“哥,看看你的。”

對於自已這位博學的大哥能不能被錄取,小當和槐花自然是毫不懷疑的。

“清華,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

“哥,你這也太厲害了吧。”

雖然早就知道自家大哥報的是清華,此刻拿著手裡的錄取通知書,小當還是有些做夢一樣的不真實感。

家裡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

這下不用多說。

當天中午,賈家就大擺宴席,宴請了全院的老老少少。

前院和後院各三桌,

中院一桌。

都擺在院內的空地。

賈東旭,何雨柱,賈梗,三位大廚一起下廚。

也虧得今兒是週日,休息。

“不得了啊,咱們大院好像就出了這麼三個大學生吧?全是賈家的。”

“我就說賈家的孩子養得好啊。長得俊,還懂禮貌,學習還好。”

吃著賈家提供的美味佳餚,鄰居們自然是淨挑好話講。

這紅燒肉,京醬肉絲,四喜丸子這幾道四九城傳統菜就先不說了。

光是那肉蛋魚,就份量不小。

“一桌子得好幾十塊錢吧,賈家可真是下了血本。”

“嗐,這有什麼?這要是我家三個孩子都考上大學,我也得這麼擺席。”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

百年孤獨裡有句話就很應景。

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要用寂寞來償還。

接下去,賈梗,賈小當,賈槐花要去上大學了。

這一下子家裡孩子都走了,賈張氏淚目了。

既有為孩子們光明的前途感到高興,也有孤家寡人的落寞。

賈梗和小當都辭了工作,奔赴各自的學院。

秦京茹也辭了工作,繼續深造去了。

最令人驚訝的還是冉秋葉。

她不聲不響的,也考上了四九城師範大學。

隨著年輕人們各奔前程,南鑼鼓巷95號大院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活力。

生活還得繼續,日子卻陷入平淡。

春去秋來,寒暑交替,在賈張氏盼星星盼月亮的期盼下,終於迎來了寒假。

小當和槐花幾乎同時進的院子,

後邊還各有一個男青年大包小包提著她們的東西。

“三大爺好。”x2

如今的閆埠貴都不再守門了,正一門心思澆花呢,被小當和槐花問了好,這才注意到有人進院子。

“哎喲喂!這是學校放假了?”

“這兩位同志是?”

“這是我同學,楊浩。”小當指著其中一壯實的說道。

“這是我的同學,韓春明。”槐花指著高瘦的那個說道。

閆埠貴頓時樂了。

這倆丫頭這是帶物件回家了呀。

不過想想也是,小當如今都21歲了。

槐花也18了。

看著四人的背影進入中院,閆埠貴有些期待起賈梗會不會也帶一女孩子回來了。

冉秋葉是何雨柱帶著兒子何曉去接回來的。

照例也是跟閆埠貴打了招呼,還給了閆埠貴一盒糕點。

這左盼右盼,天色都漸黑了,也不見賈梗回來。

別說前院的閆埠貴了,

中院的賈張氏和秦淮茹也急了。

就在這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時刻。賈梗提著大包小包進院了。

緊隨他身後的,是兩個各有千秋的女孩。

其中一個手裡還抱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