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倆三言兩語,加上賈梗自身塵封的記憶。

很快賈梗就把周家的來龍去脈理清楚了。

這周家男人叫周凱。早年就是個街溜子,是個好吃懶做的。

後來接了父親的崗,在軋鋼廠第七車間上班,一級鍛工。工資33元。

他媳婦呢,叫姜二丫,幾年前家裡受了災,逃難來的。

經過街道辦的介紹,

一個是出了名的混不吝,娶不到媳婦。

一個是逃難而來,只求能活命。

這不就領了證。

這周凱新婚燕爾,那陣子工作也勤快。小日子也就這麼過著。

後來,媳婦懷孕了。

那把周凱開心地,幾乎是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學習。

鄰里當時都說,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小子學好了。

當年就升到了二級鍛工。工資38.6元。

這眼瞅著,日子是越過越好。

落地,是個女娃。

後來具體怎樣,外人就不太清楚了。

就是傳言說這小子懶病又犯了,不肯上班。逼著媳婦去頂了崗。

放著二級工的工資不要,讓媳婦頂崗就拿個學徒工資18元。

從那以後,周凱就每天蹲家裡睡大覺,

讓媳婦好吃好喝供著。

完事還三天兩頭打媳婦,打孩子。

後來又有傳言,說姜二丫的孃家人也逃荒過來被安頓在了四九城下面的左家莊。

說她經常去左家莊接濟孃家人。

賈梗對此也是咋舌。

這時候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誰對誰錯,誰虧欠誰,又怎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話分兩頭,別家的事也就茶餘飯後一談資。

時至下午。

“棒梗,看著點你妹妹。”

秦淮茹將小當哄睡後,吩咐了一聲,便坐到縫紉機前開始趕工。

這些都是從附近院子鄰居那拿來需要縫補或修改的衣服。

一般也不收錢,人家事後會送些東西‘酬謝’。

偶爾也會有人拿布匹讓量身定做,那樣私底下也會收些糧票什麼的。

“嘿,讓你看著小當,你小子翻什麼呢?”

賈張氏正坐在小馬紮上納鞋底,不經意瞥到賈梗跑門口灶臺邊翻東西。

賈梗在翻什麼呢?

當然是找糧種啊!

“不錯,果然有發芽的土豆。”

很快,他翻出幾塊東西揣在兜裡就往外跑。

“這孩子。”

賈張氏見他不搭理,還一溜煙跑了,頓時也是笑著搖了搖頭。

賈梗也沒跑遠,就是鑽到了月亮門處。

月亮門西面是院牆,東面是傻柱的正屋,南面是賈家屋子,往裡走,就是許大茂的屋子。

在正屋和月亮門這一角有個小涼亭。

“開啟養殖空間。”

賈梗一直活到2033年享年81歲在病床上壽終正寢。

他自然是經歷過資訊網路大爆炸時代和各種穿越流小說薰陶的。

如今重活一世,漸漸也接受了一切。

隨著他心頭默唸,下一刻。

他的身影就從小涼亭處消失。

“嚯!這場地可不小啊。”

再次睜眼,賈梗已經來到一片廣闊的養殖園。

中心居然還有著一座二層小木樓。

木樓東面是一片果林,南面是一片農田,西面是一片魚塘,北面是一片廣闊草原牧場。

當即,他趕到南面農田處,將土豆隨意埋進了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