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沒有一份特別穩定的工作,因為各種情況下,我幹一段時間就離職了,這些離職有的是我自離,有的是公司覺得我不合適,協調無果的情況下,選擇了離職。

有一個妹妹聊起自已呢的經歷時問我,她說:姐,你被辭退的時候,你心裡會難受嘛。

我說肯定會呀,當你喜歡一份工作,你想幹下去,當你被別人辭退那一刻,你心裡覺得好失落,覺得原來自已這麼差勁。

第一次被辭退的時候,我是有一點頹廢的,哪個時候我以為只要努力,我就能在這個崗位幹下去。後來我才知道,努力是一部分,運氣是一部分,實力是一部分。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你努力了,但是結果沒有出來,人家不會等你,因為耗費的時間成本和培養成本太高了,換成你是老闆,你也想招來一個人上手就能用的。

給予時間只有夠,那很多時候都是可以培養出來各方面都很適合的人才。

因為被辭退,我開始沮喪的待在家裡,對於找工作面試這件事,我不自信,甚至很反感。

我躺在家裡放空自我,這個時候我曾經開店的顧客,給我推薦去她們品牌接一家新店,我第一句話,不是問薪資待遇,而是問我可以嗎?

她說你一直做的不是這行,你為什麼不行。

我剛被辭退,我沒有自信了,而且我沒接觸過你們這種品牌。

她說行業共通的,這一行你做了這麼久,你為什麼沒自信,你可以,不可以我找你幹啥呀,就這麼說定了,我去跟公司說。

不知道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還是因為她的鼓勵,我接受了這份工作邀請,也在不同品牌的文化。

我在工作中發現,哪怕之前我被公司辭退了,但是學習的東西是退回不了的,比如:當時的人事如何去教我面試。在這份工作邀請中,也是給朋友爭回面子,沒有實習,直接上崗。

我在這份工作的時候,前面所積累的經驗,也是幫我很多。具體細節不多講了,迴歸一下為什麼我會說這件事。

是這樣的,公司剛來的小妹妹,她問我說:姐,我好像不適合這個工作,你覺得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呢?”

“因為以前的工作太乏味了,我想換個行業,我想試試這個行業。”

“對呀,你不就告訴你自已答案了嘛,因為你想換一份工作,你想來這裡,你想”

“可是我很笨,你看我怎麼都學不好”

“如果你一入這個行業,如魚得水,那要這些人幹什麼?”

“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我不行她該換了我”

“壓力是逼你在變好,不是在逼你否定自已,哪怕你到最後走了,你這一個月學到的東西,日後她都是有用的,可能在某一天她就會幫你很多”

“姐,我能做好嗎?”

“不是能不能,而是肯定能,你要知道一份工作,因為你想,你對它注入熱情,你要比只是單純上班更用心”

“我努力試試,如果不行,我再去找類似的工作,肯定是有經驗的”

“把如果去了,你行,先鼓勵自已,才能有信心的去做好一件事。”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閉環,你某一天學的東西,會在某一天去幫助你,這句話以前我是不太信,如果兩個差異太大工作,怎麼可能?

哪怕差異再大都是ok的,我以前學過一段時間的拍照,給人家拍服裝模版,因為帶孩子太累,後來我放棄了這份工作,但是當我去面試主播的時候,我這份經歷成了我最大的王牌,我把之前穿版的圖片拿給她們看,一致是覺得我有經驗的。

你看呀,你不經意學的東西,在某一天幫到了你,永遠不要覺得自已的某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