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到了一定的年紀,骨子裡的中國血脈覺醒,我開始跟著我的媽媽喜歡擺弄花花草草,我經常跟劉女士討論那些花買回來肯定會長得特別好看,開啟淘寶我倆經常一討論就是一個小時,也是第一次知道多肉這麼多品種,什麼“黃金草”,“照波”,“白月影”,“吉娃娃”。

關於“吉娃娃”我和劉女士還在認真的討論,一定要買回來看看。

因為劉女士說:“吉娃娃不是狗嘛?”

“是的,就上次我給你看的那個,眼睛大大的,我想養,”

“那狗醜死了,這花會不會也不好看,不好看就別買了”

“我說要不買回來試試,反正就當給自已長見識了,這沒見過”

最終在我的說服下,劉女士還是選擇下單。

自已種花,大概停留在我五六歲,那個時候大街小巷種滿了“小大紅”又名指甲草,在夏季的時候,會摘上指甲草的花朵,加上明礬用小錘子把這些花多錘爛,包在指甲上,一覺睡醒就會得到一個天然的美甲,小時候特別愛臭美,每到這個季節手腳都要染上指甲草的顏色。

因為喜歡臭美,所以每次會採好多指甲草的種子,在家裡的空地上,花盆上到處去撒,也不用怎麼照料,過段時候就會發現之間撒種子的地方,長出了好多指甲草。

所以我總覺得植物很容易養的,它們自已會把自已養的很好,抱著這份自信,我們不僅在網上購入很多品種的多肉,更是在花市買了海棠花,鬱金香,發財樹,仙人球等一系列花草。

回來把那一塊空地鬆鬆土施施肥,把這些植物挪到一個比較舒適的空間,再給它們澆上水,等待它們精彩的綻放。

那段時間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我就喜歡跑到這個小花壇前看看這些花怎麼樣,一開始看著開的還挺不錯,心裡覺得養花不也就這麼回事,給我一朵花,我就讓它綻放光彩。心裡的自信簡直到達了頂棚。

每天我都看著花,有一天我看到那個花葉子黃了,多肉的肉肉也變薄了,那個吉娃娃已經整顆發黃,我不知道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我安慰自已,人會衰老,樹葉也會更迭交替,肯定是有新的嫩芽代替這些老掉的葉子。

過了兩天發現有些花草已經沒有生機,才知道是我們養的環節出了問題,於是劉女士出門問我們村裡,養花比較厲害的伯母們,我則是上網一個一個搜這些植物的生長環境。

我們是“大亂燉”,這些花都按照一個方式去養的,實際上每個品種都有它的生長環境以及生活習性。然而養花很大的學問。

比如:鬱金香,它對土壤是有要求的,土壤需要富饒,鬆散,透氣性,需要保持一定的微酸鹼性,土壤的選擇用泥炭土和養花專用土,不能澆過多水,最好土壤有良好的排水管性較好的土壤。

比如:多肉喜陽,比較耐旱,一次澆水要澆透,隨後可以一週十天左右澆一次水,一個月可以施一次小肥,有養花專用肥。

這次養花失敗,依舊沒有打擊到我和劉女士的自信,我們開始從好養的仙人球,蘆薈這些入手,慢慢的過渡,從低到高再去養一些比較有自已生活習性的植物。

也是因為這反覆不斷的實驗學習,我們被家裡人冠了一個“植物殺手”稱號,號稱落在我們手裡的植物活不過半個月。

黃天不負有心人,在失敗中我們總結了很多經驗,最終我們養活了好多多肉,以及那長得特別好看的仙人掌,甚至比較嬌貴一點的水仙,茉莉,我們都可以去養一段時間,也可以和別人去交流養殖經驗。

其實仔細想想,養花和養人一個道理,都有自已的一個發展軌跡,不要揠苗助長,適當的施肥,給予它足夠的光照就可以了,不要把自已認為好的東西過度強加在別人身上,適得其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