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我12歲意識到這個事情,那個時候我把面子放的特別重要,其實現在想想沒人會在意你,這個世界也沒多少人認識你,也不是一個名人,何必那麼在意這些東西。
有一次休息我回外婆家,我姨(媽媽的妹妹)說她考慮做一個小生意,我就坐在一旁聽著,表示贊同,爸爸經常普通人說打工只能維持溫飽,在年輕的時候,還是要嘗試一下創業的。成了就過的好一點,不成對普通的生活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壓力。
我也很喜歡上學路邊擺攤的人,我不覺得擺攤的人很狼狽,東西很好吃,書籍也很好看,她們靠自已雙手掙錢,拿自已汗水換取一些東西,值得我們尊重。
外婆問我姨打算做什麼,我姨說:她打算做一些餅之類的,在學校門口賣,她觀察學校門口的小攤每到上學或者放學的時候,攤前都圍滿了人。
我外婆說賣吃的,反正老把門(家鄉話意思是保守),吃不完還可以去其他地方擺攤,麵粉都是自已家裡現成的,三輪車家裡也有,成本投入不會過高,哪怕失敗了也沒事,先探探路。
外婆的話得到了家裡一致認同,都這樣覺得,於是做生意這件事情就塵埃落定。
接著又在選擇擺攤的位置,這麼多學校,去高中還是初中,去那個比較合適。
最後又決定去我的學校,因為我在,方便我姨去照顧我。
“你們學校早上吃早餐的人多不多”
“挺多的,要不大家會夾火燒(燒餅加涼粉或者菜)帶到班裡,還會買牛奶,反正挺多的。”
“我去你們學校門口怎麼樣”
“可以試試”
“那你早上帶著同學來吃早餐,我不收你們錢。”
我拍拍胸脯保證,說沒有問題,放心吧,我肯定會帶著同學去照顧你的生意,會給很多同學說,我姨賣的東西可好吃,讓她去你哪裡買。
話落我得到了大人的誇獎,都說我長大會是有本事的,不怯場還義氣。
我也享受這種誇獎,等到我週日返校的時候,我看著宿舍的室友不知道怎麼張口,話到嘴邊,長了幾次口都說不出來,就這樣我猶豫到就寢還是沒有說。
返校當天,我們出去逛街吃飯,玩耍,想起來明天上學,我們就抓緊每一刻時間來玩,享受屬於自已的時刻。
結果當天早上我們都起晚了,洗完臉就趕緊往學校走,路上討論吃什麼早餐,最終我也忘了這件事情,當我在路上看到我姨的那一刻,我有點愧疚,說好的事情又沒做到。
昨天晚上聊天又聽到同學講自已的家世,看到我姨這一刻,羞恥感湧上來,我假裝不認識,我生怕知道我姨是擺攤的,我姨張口叫我,我在前面走的特別快,不敢回頭。
本來想著買個餅吃最後在小賣鋪買了一個不喜歡的麵包,墊巴兩口就得了,哪天上課其實我也沒有心情,我生怕我姨告訴我媽媽,我媽媽罵我,我懷著忐忑的心情過了一天。
第二天我打算裝作不認識,去我姨攤上買餅吃,特意起了一個大早,拉著我的朋友跟她們說有個餅特別好吃,但是沒有說我認識擺攤的人,我們三個巡邊了一條街也沒有看到,她們說在哪裡,我說可能記錯了吧,不在這裡。
最後三個人買了一些其他吃食,她們還說讓我想想在哪,如果不遠明天早上可以去買,我說好,我想想。
心裡那個時候有一點慶幸,又有一點不好意思交織在一起,又想明天我去給我姨捧場,又怕別人知道,就這樣,從週一見過我姨,再也沒有見過。
又到了週末,我不好意思去我外婆家,我就選擇回家,誰料想隔天媽媽帶著我去外婆家,路上還祈禱別碰到我姨,結果我姨就在那裡。
好巧不巧我媽也一週沒見她,問她擺攤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