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從小就有這樣的習慣,別人隨口一說自已得習慣,我會默默的記著別人的喜好。

記得有一次請朋友吃飯,我提前列好朋友名單,一個一個的問他們有什麼忌口或者不愛吃的,甚至帶家屬的,我還會問家屬的口味,等食物上桌每個人都很開心,看到自已喜歡的食物,我想那就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也不知道自已怎麼養成這樣的習慣,下意識的惦記其他人,我也沒發現自已有這樣的習慣。

只是會在逛街時,看到某一件物品,覺得家裡人需要,我就會買回去,打電話給家裡人,順便寄回去。

有一次約了朋友逛街,我們兩個前一天晚上就在商量幾點出發,去哪裡逛街,買什麼樣的衣服,最後去哪裡吃飯。

一切規劃的很好,結果隔天兩個人都起不來,好不容易醒過來了,聊了一會天,又翻身睡著了。

就這樣兩個人磨磨蹭蹭到十二點開始化妝,等出門的時候一點半,正值天氣熱的時候,等到地方都下午三點多了。

到了逛街的地方,第一眼看到賣中老年服飾,我看著還挺不錯,面料也很舒服,就給我外公挑了兩個半袖。

接著又看到童裝區,我拉著她進去看看,小孩子的衣服,每次路過我都挪不開眼,腳都挪動不了,就想上前看看,這一看不要緊,就給我兒子買了一雙鞋三個半袖一條防蚊褲。

我們兩個想了想先去買鞋吧,我又看到男鞋,想著爸爸今年好像還沒有買一雙涼鞋,我朋友被旁邊的女鞋吸引,我被男鞋吸引,又去給我爸爸買了一雙鞋。

我和朋友也各買了一雙鞋,可能年齡到了,短裙有點不好意思穿著,我們今天的目的就是買一條長裙。

後來她買了一個藍色的T恤,我給我弟弟買了一條褲子,最終太累了,我們決定今天的逛街就到此為止,先去吃飯。

到了餐廳我檢視今天買的一些東西,發現這些東西只有一件是我的(媽媽約好過幾天一起逛街買)。

今天出來難道是給他們購物呢?我看著這堆成果有些疑惑。

“我身邊好像只有你一個是這樣的,每次出門都會給家裡人帶東西,我們似乎沒有這個習慣,也總覺得家裡人缺了他們就會自已買。”

“我看到了,就想起來好像是需要的,或者我覺得適合他們,我就想著心懷目的也許碰不到合適,碰巧遇見就可以帶一下。”

“反正每次出來,你可能不一定買,但是你只要遇見家裡人合適的,你就一定會帶”

“我沒這樣注意過耶”

我們經常一起逛街,她說的這些東西,我真沒有注意到。從那以後我才深刻認識到自已的這個愛好。

我記得第一次給我外婆買衣服看到她很開心,嘴裡嘮叨著省錢,卻把我買的衣服穿在身上給她老朋友炫耀一圈,後來我就經常給她買,一年四季都會給她買衣服鞋子,總覺得人活一天似乎少一天,在能力範圍內,總想多給她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可能是後來的幾年都是我買,我有一次看到一個衣服,當時我又減肥過度體重在88~92之間,試不出來效果(一開始我體重在98 一100斤浮動,我穿著稍微寬鬆,外婆穿就合適,)我打電話給我媽媽,買那個碼數合適。

媽媽說:這幾年都是你買的,我記不清她穿多大的,你試一下,你每次試過她穿不就正好嗎?

最後我憑著印象買了一個尺碼,剛剛合適。

似乎是這樣,家裡人缺不缺,我都會下意識認為他們缺,爺爺以前的鞋子,夏天的衣服,外婆四季的衣服,外公冬天的保暖衣,爸爸四季的衣服,弟弟的衣服,兒子的衣服。

我好像每個人都有買,每個人都想去照顧到,每次看著銀行卡的餘額在減少,我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