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自已人生的主角,但在一些事情上請你做為旁觀者去看,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旁人說的再多,其實不如自已看得清楚,就如同我們開導別人頭頭是道,輪到自已牛角尖怎麼都出不來,一瞬間的清醒,在看到與他相關的東西,立馬陷入情緒無法自拔。
紙醉金迷,鶯鶯燕燕,燈紅酒綠,往往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清醒,似乎忘了自已的責任,似乎忘了為什麼娶了那個女人。
究竟是怎麼樣一個人婚前體貼入微,事無鉅細,婚後立馬熱情褪去,把外人帶回家中與妻子共處一室。
我不知道這樣的男人圖他什麼,或者他身上還有亮點可言,“情人眼裡出西施”,似乎能解釋的通吧,如若是我,能忍住不罵他三代,我都得誇自已特別有涵養有素質。
我也不理解這個女人,為什麼願意伺候一個明知道有家庭還住進別人家裡的女人,並且每天給她講道理。
她告訴這個女人:今日這個男人對也這樣,如果在一起難保以後不會對你也這樣,我有孩子我沒辦法,你還能選擇。
如果今天為了孩子委曲求全,他日委屈時便怨恨如果不是因為有孩子那當初的我便可以說走就走,不受任何限制,可這對孩子而言公平嗎?又扯遠了。
“你跟他在一起,圖什麼家裡就那樣,他都把這個女人帶回家,讓你女兒叫另一個人媽,你還能忍?你怎麼這麼沒出息。”
“家裡又不是養不起你,你別讓自已委屈,孩子還小,你想要便要,大家幫你養她,帶著女孩說嫁還能再嫁。”
“他說他能改,這是一時犯錯”
“他說啥你都信,他要是顧著你,顧著孩子,他能做出這種事情?”
“你好好想想,如果還有下一次,你能接受嗎?他一直這樣,你怎麼辦?”
“他說不會了,他說他錯了,他爸媽都罵他了,說除了我以外的人都不會讓她進這個家門。”
“人家一家人,說啥你都信,但凡他聽他爸媽,這件事能發生嗎?你能不能動動腦子想想”
“他都說了他改,怎麼辦,非要我離婚,你們才開心”
旁人勸解局中人,局中人處在局中看不清,別人的好意在不理解的時候,都覺得這是惡意,沒有為自已考慮。
勸解不動,於是大家就放棄了,只能向他施壓,希望他能好好對待身邊這個女人,好好經營自已的家庭。
“爸爸讓我叫那女人媽媽,叫一次給一百”
小女孩的童言無忌打破了大家的幻想,這個女人覺得懷了二胎就行了,有壓力他就不會這樣了,懷孕似乎更給他外出的理由,謾罵爭吵甚至動手打架,一個孕婦怎麼能抵過一個成年男人,她抱著最後的幻想覺得孩子出生就好了,可孩子出生呢?給了他不努力的藉口,因為在家照顧妻兒,沒辦法出去再奮鬥工作,在他編織的夢裡,這個女人似乎很幸福很幸福。
都不知道如何去講接下來的事情,男人只有0次和無數次,老毛病又犯了,喝酒還動手打了女人的母親和外婆,女人都三十多了,這兩個老人又犯了什麼錯這麼大年齡挨巴掌,被踹。讓人氣的牙癢癢,終於離婚了。
離婚以為結束了,沒有,因為她的優柔寡斷,沒有與這個男人一刀兩斷,別人給她介紹相親物件這個男人知道去攪黃,用孩子洗腦讓她心甘情願的離婚不離家
後來這個男人說要結婚,把這個女人攆出去,可憐又可笑,你不知道同情她還是該說她活該。明明大家為了她好,她卻一輩子活在了別人畫的大餅。四十歲的臉上飽經風霜像六十歲。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因為他們活在自已編織的美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