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星,這個曾經被稱為跨克里剋星的星球,如今已經正式成為了人類聯邦中的伊凡邦。

這一重大變革發生在三年前,當時整個星球的防禦系統完工後,張寶安毫不猶豫地下達了移民令。

自那時起,一場前所未有的移民潮開始湧動,無數的伊凡人踏上了遷往伊凡星的征程。

伴隨著移民潮的興起,聯邦政府迅速做出反應,展開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工業投資行動。

他們打出了令人心動的標語:\"新工廠、高福利、高工資!\" 這些誘人的條件如同磁石一般吸引著眾多伊凡人的心。

他們懷揣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紛紛主動申請移民,希望能在這片新興的土地上獲得更好的生活。

在如此誘人的條件下,僅僅三年時間裡,驚人的三十億伊凡人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他們原本生活的巨藍星,背井離鄉,投身於伊凡星的懷抱。

他們帶著滿腔熱情和期望,追逐著更美好的明天。

這場規模龐大的移民潮不僅改變了伊凡人的命運,也為伊凡星注入了強大的活力與機遇。

當然,在移民的可不僅僅只有伊凡人。

除了伊凡人之外,相繼完成防禦系統建設的各個行政星,也開始分配給其他的邦。這個分配,還是按照人口多少來進行分配的。

因此,在巨藍星上,各種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們都開始參與到移民。他們來自不同的大陸,帶著各自的夢想和希望,投身於這個偉大的移民計劃之中。

除此以外,目前還有16顆行政星正在進行防禦系統的建設,這些行政星將成為後續遠出來的邦的土地。

當然,在這幾年,大宸其實也並非一動不動。

經過不懈努力,他們成功地獲得了第十顆行政星,那就是合居星。這顆星球將成為大宸人的新家。

然而,移民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儘管有著美好的憧憬,但現實中的困難和挑戰卻不容忽視。其中最大的一個困惑,就是人口問題。

實際上,在巨藍星這樣龐大的星球上,人口眾多的國家數量相對較少,大部分國家的人口規模並不大。

隨著移民計劃的持續推進,當移民程序抵達第31個聯邦時,人類聯邦不得不直面一個令人尷尬的現實:可供移民的邦國人口已經越來越稀少了。

第31個邦國,其總人口僅略微超過2億人。然而,根據評估結果顯示,這個移民星球如果按照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方式計算,它能夠容納的人口數量可達40多億;若以人類生存的上限作為標準,那麼至少需要160億人口才能填滿這個星球。

所以,即使將整個邦國的人口全部遷移過去,也不過是填補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面對剩下各邦如此巨大的人口缺口,聯邦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移民政策。

他們意識到,僅僅依靠現有的邦國人口是遠遠不夠的。

於是,政府開始積極探索其他途徑來解決人口問題。

一方面,他們為了未來的移民計劃,加大了對生育的鼓勵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希望能夠提高生育率。

另一方面,聯邦政府則透過跟各邦的談判進行更為徹底的領土切割。

那就是要求移民的邦放棄巨藍星的領土,整體搬遷到殖民星上去,或者暫時放棄殖民星,等人口達到一定規模後再去移民。

而人口達到一定規模的最低底線是十億,對於這些邦來說,無疑是一個漫長的等待。

跟一個星球比起來,巨藍星上這點兒領土算得了什麼,哪怕這裡是他們的起源之地,但是擁有一個自治的星球吸引力無疑會更大一些。

因此基本上沒有國家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