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明之窮 (第1/2頁)
大明:百姓好才是真的好 原地繞圈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朱標一怔,旋即開始細細思量起朱樉所說的“皇室供養制度”的漏洞來,
不過可能是時代侷限的關係,朱標作為當代人,哪怕他想破腦袋,也沒想出來朱元璋定下的皇室供養制度有著什麼問題。
朱樉見狀,當即心領神會,主動開口詢問道。
“大哥,覺著咱爹這輩子能生多少個兒子?”
朱標琢磨了一下估算道。
“爹這龍精虎猛的,哪怕是五十歲的人了,現在忙完了家國之事,偶爾還有力氣跑一趟後宮,怎麼著也能誕下二十個龍子吧。”
對於這方面,朱標可謂是由衷的佩服,他每天忙活完了公務,就沒了交公糧的心思,恨不能倒頭就睡,畢竟第二日還要早起處理公務。
但朱元璋這年過半百的歲數,還這麼堅挺不倒,著實是雄風振振,丈夫之楷模啊。
朱樉則沒想這麼多,他藉著朱標的話開口道。
“好,就當咱爹這輩子能生二十個兒子,那對於大明來說就是二十個親王,每位親王的年俸少說萬石,這還沒算上絲綢布匹的價值。
等到你太子爺你繼位,那別的不用,光是咱們這些兄弟,每年就得耗掉你近二十萬石的糧食。
爹生子,子生孫,爹生你也生,就算大哥你沒爹身體好,生個十個八個也勉勉強強沒問題。”
朱標無語,沒好氣道。
“有你這麼打比方的麼。”
“大體就那麼個意思。”
朱樉也沒不好意思,心中甚至吐槽,十個八個我還給你多算了不少呢。
“總之重點是,如此親王不見少,甚至隨著新皇登基誕下龍子龍孫,還會一直增加,
且親王有世子世襲罔替,其餘諸子也可封郡王,年俸兩千石,
咱朱家是一代傳一代,每傳一代,父生子,子生孫,罔替之下,大哥你覺得到你孫子輩或者曾孫輩,
國庫每年要拿出多少銀兩來供養咱老朱家的子子孫孫吶?”
朱標聽完後,面色驟然大變,他已經意識到了朱元璋定下的這“皇室供養制度”的可怕弊端,
真按照朱樉的這個演算法,想必最多四五代人,龐大的皇室宗親就能變成趴伏在大明身上的水蛭,無情的吸允著家國天下,以及民脂民膏。
想明白這點後,朱標感到了陣陣後怕,
這一點想要改變,只能是在當世,後世子孫是絕改不掉這點的。
一來,朱元璋定下的規矩,那便是大明祖訓,輕易動不得分毫,
其二,這制度的受益者是皇室宗親,
如今朱元璋分封諸王,哪怕到了朱標這一代會實行所謂的削藩,那藩王勢力依舊不容小覷,
所以後世子孫如果讓皇室宗親吃不飽,那說句難聽的,江山不穩都不為過。
所以這個隱患至能是再洪武一朝才好解決,
不然哪怕到了朱標上位,那面對同輩的兄弟,在皇室供養問題上,也只能徐徐圖之,
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了。
念及至此,朱標面色一正。
“此番回應天,我就將皇室供養的問題告知咱爹,不過這可有的他頭疼嘍。”
朱樉對此也是頗為贊同的點點頭。
也許是少年時的家破人亡,老朱做了當家人之後,對於親情看的還是很重的。
哪怕是通訊投敵的朱文正,老朱也沒有殺了他的意思,只是將他幽禁了起來,
對於這些龍子龍孫,老朱更是優待的緊,一尊親王的年俸,得是朝中那些高官的六七倍有餘,
等同於六部尚書的薪資加在一起,才抵得上一尊普通親王。
若是朱樉這種嫡親兒子,那朱元璋用心更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