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含金量?”

“企鵝沒參加IGA頒獎禮?”

“貼圖。”

“貼圖。”

“看看這裡面的人是誰,他還掛著企鵝工牌呢!”

當你發現有一坨屎很臭,但它旁邊有一坨更臭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剛開始那坨其實沒那麼臭。

然後還會幫它辯解,各種角度論證它沒那麼臭。

當論證的人越來越多,理由越來越充分,分析的角度越來越全面,那它就真的不臭了。

果不其然。

在“遊戲我只玩企鵝”之前,大家都在罵瀚海,但在他微博發出來之後,忽然多了非常多的理中客。

瀚海抄襲?

他們連遊戲都沒做出來呢,事實都沒有,你憑什麼說他已經抄襲了?

拋開事實不談?

你確定這不是他們宣傳的手段?你確定這不是瀚海老闆罵同行的另一種方式?

最後,事情竟然在朝奇怪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