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了李隨的挖地道行動之後,王虎,李隨,金時厚三人便將越營行動付諸行動。

以後,每天晚上,在確保迷香將眾人迷倒之後,金時厚負責在外面望風,而王虎和李隨二人便負責挖地道。很快,地道便挖通了一半。

這天白天,李隨正在整理收拾軍需只時,突然趙思義突然派人過來傳信讓李隨過去一下。

等到李隨進入到趙思義營帳的時候,發現此時除了趙思義之外,軍隊的高階將領都聚集於此。

李隨暗自發覺這次趙思義找自己的目的一定非比尋常。

一看見李隨走了進來,施謙就忍不住地向趙思義問道,“趙將軍,我們現在正在討論軍機要事,你把他喊過來幹嘛?”

“李管事一向才智過人,上次要不是他機警,提前轉移了糧倉裡的糧食,恐怖整個軍隊都會陷入十分被動的舉動。”

“眼下,樸秀賢的大軍已經駐紮在十里之外,情況緊急。正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所以我特地將張管事請來看看,他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趙思義知道,此時有疑問的不僅是施謙,所有他簡單地向眾人解釋了一下他叫來李隨的目的。

雖然李隨站在是軍隊輜重營的副管事,但是軍隊裡這些有些累累軍功的將領還是打心眼裡瞧不起李隨。

他們認為李隨只不是憑藉自己的狗屎遠才搞到了一個副職,他有什麼資格現在這裡商討軍情。

不過既然趙思義開口了,他們也只得乖乖地閉上了自己的嘴。

“李管事,讀過兵法嗎?”雖然從李隨的言談舉止之中,趙思義早就可以判斷出李隨是個飽讀詩書之人。

但是,他並不能確定李隨對軍事是否有所瞭解。

“早些年讀過一些。”李隨謙恭地說道。

“那太好了,據探子回報,現在樸秀賢的軍隊已經在我軍十里外安營紮寨。”

“現在營寨裡有兩種聲音,一種是立即攻打,第二種是先按兵不動,先設定陷阱再將他們一網打盡。不知道你有什麼看法?”趙思義向李隨問道。

“我覺得他們經過長途跋涉到這裡,此時正是疲憊之時,我們應該趁這個機會將他們一往打……”

“你懂個屁?我們知道的事情,難道他們不知道呢?他們一定會做好陷阱等我們自投羅網。”

“再說了,敵軍的軍隊人數和素質要遠遠超過我們,貿然前進肯定會有風險,所以我覺得誘敵深入才是上策。”

李隨話還沒說完,一個叫安在旭的將領就立刻反駁道。

“直接硬攻當然有風險。不過我們可以用計策讓敵人疲於奔命,在敵人最虛弱的時候,再一擊即中。”

“哦,什麼計策?”聽了,李隨的話,趙思義一下子來了興趣。

“我們可以將軍隊分為十個方隊,每對五百人,採用車輪戰的方式輪流向敵營進軍。”

“不過到了敵營大門,我們不攻進去,而是立刻撤退,然後再派另一組進攻,同樣到了敵軍大營前面就立刻撤退。”

“這樣的話,每次我們發動進攻的時候,敵軍就會嚴陣以待,而我們計程車兵除了進攻的五百人,其他計程車兵都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

“這樣,不僅讓敵軍搞不清我們的目的,而且精神多次緊張之後,他們計程車兵定會疲憊不堪,我們只要趁他們放鬆警惕的時候再發動總攻就行了。”

“那什麼時候才是最佳的攻擊時刻呢?”趙思義迫不及待地問道。

“我軍只要注意觀察什麼時候敵營中有炊煙冒起就行,他們生火做飯的時候,就是他們以為我們停止進攻的時候,也就是他們放鬆警惕的時候。”

“太好了。”趙思義聽了李隨的計劃後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