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帆本以為回家後能直接上床休息,沒想到的是,當他推開門,室內的光線柔和地灑在走廊上,他隱約看到臥室門口站著一個熟悉的身影。
他走近一看,發現是李思敏。她穿著一件簡單的睡衣,頭髮隨意地披在肩上,手裡拿著一張紙,似乎是在等待什麼。
“思敏,這麼晚了,你怎麼還不休息?”李雲帆輕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驚訝和關心。
李思敏抬起頭,看到哥哥回來,臉上露出糾結的表情,然後說道:“哥,你回來了!我等你好久了,有些事情想和你商量。”
李雲帆聽到李思敏有事找自已,於是先讓她進了臥室再說。
當李雲帆走進房間後,他發現李思敏的神情比平時嚴肅了一點。
她的眼神裡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焦慮,彷彿揹負著沉重的心事。
李思敏輕輕地關上了門,然後走到李雲帆的書桌前,把那張紙遞給了他。
李雲帆接過紙,低頭一看,發現是她抄寫的那首用來交作業的詩《再見,劍橋》。
“思敏,這首詩不是讓你拿去交作業了嗎?怎麼又回來了?”李雲帆疑惑地問道。
李思敏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默默地站在一旁,雙手緊握在一起,似乎在努力壓抑內心的情感。
李雲帆看著她那副模樣,問道:“思敏,你是不是有什麼話想對我說?”
李思敏點了點頭,她的聲音有些顫抖:“哥,今天早上去上學,然後把作業交上去後,我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沒想到快放學的時候,被國語老師叫住,讓我談談當時寫這首詩的心情。”
“當時把我問的啞口無言,原來,在國語老師看到那首詩的時候,就知道不是我寫的。”
李雲帆聽到後,繼續說道:“那你當時是怎麼回答老師的呢?”
李思敏深吸了一口氣,彷彿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我……我告訴老師這首詩是你寫的。老師聽後,就讓你明天抽時間去一趟學校。”
李雲帆愣住了,他從未想過自已會以這種方式“被叫家長”。
在現代社會,這通常意味著學生犯了錯誤,需要家長來學校接受教育或承擔責任。
而現在,角色顛倒,他成了那個需要面對老師的“家長”,而妹妹李思敏則成了那個需要他保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