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記者的崗位,他暫時擱置一旁。一方面是因為初創階段確實經費有限,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些崗位需要專業的裝置和技能,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
也需要找一位美術設計師,負責報刊的視覺設計和版面佈局。
至於市場推廣和廣告銷售,他更是信心滿滿。有《射鵰英雄傳》的名氣在前,他相信憑藉自已‘筆下生花’的筆名,只要報刊內容足夠精彩,自然就會吸引讀者和廣告商。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支援人員,比如辦公室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發行人員等,都需要人。
於是,李雲帆開始列出自已需要的人員名單:一位有經驗靠得住的主編,兩位才華橫溢的編輯,一位擅長美術設計進行佈局,辦公室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各一位就行。
李雲帆的眉頭微微皺起,他知道初創報刊的資金緊張,因此在擴大團隊時必須謹慎行事。
他心中盤算著,等到報刊規模逐步擴大,再考慮增加人手,這樣不僅能節約成本,還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人員結構。
但眼下,尋找合適的人才確實是一大難題。他決定先從自已的社交圈著手,希望能透過朋友和熟人的介紹找到合適的人選。
在他認識的行業人士中,只認識趙煊、張曉光、李雲帆。
趙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趙煊已經是主編了,屬於事業有成,而且前段時間對他有了牴觸心理,還是算了。
於是,李雲帆便把主意打向了《上海時報》的兩位編輯——張曉光和王小毛。
他記得這兩人不僅編輯能力出色,而且對報刊行業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見解。如果能說服他們加入自已的團隊,那無疑是如虎添翼。
李雲帆整理了一下自已的西裝,確保外觀得體,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他檢查了攜帶的資料包,裡面裝有他精心準備的報刊專案介紹、商業計劃書以及團隊構想。確認一切就緒後,朝著《上海時報》的辦公樓走去。
等到了《上海時報》門口,剛好碰到兩人出來,看樣子準備吃飯。
李雲帆看見張曉光和王小毛走出《上海時報》的大門,兩人似乎正打算前往附近的餐廳享用午餐。他迅速走上前去,微笑著向他們打招呼,氣氛顯得既親切又自然。
“張編輯,王編輯,真巧,你們這是出去吃飯嗎?”李雲帆友好地問道。
張曉光和王小毛認出了李雲帆,也回以微笑。張曉光回應道:“是啊,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你。你今天怎麼有空過來?”
李雲帆趁機提出邀請:“其實我是特意來找你們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空,一起吃個飯如何?正好有機會跟你們詳細談談我的事情。”
兩人對視一眼,似乎對這個意外的邀請感到好奇。
王小毛點點頭,表示同意:“好吧,既然你都這麼說了,我們就一起去吧。正好也想聽聽你的想法。”
三人一同來到了一家風格簡約而雅緻的餐廳坐下。李雲帆點了幾樣清淡的菜品,然後從包裡拿出了他準備好的資料。
“這是我準備創辦報刊專案的介紹和商業計劃書。”李雲帆將資料遞給了張曉光和王小毛,“我相信你們對這個行業有深入的瞭解,我希望能得到你們的意見和建議。”
“同時,也希望你們兩個能夠考慮考慮加入我的報社。”
張曉光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正規的計劃書,畢竟李雲帆是按照前世的流程寫的,比現在的好了不止一倍。
張曉光翻開計劃書,認真地看起來。王小毛也湊過來看了看,兩人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李雲帆耐心地等待著,心裡默默希望他們能夠被自已的專案所吸引。
張曉光和王小毛聽完李雲帆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