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掌助大部分的操作還是基於手指點控操作,但是這並不能代表現代科技只到這裡,“希望”說現在馬恩國流行的是新一代全息掌助,在視網膜內植入類似隱形眼鏡一樣的現實屏,透過腦電波來操作掌助,至於林想手上這種看起來還像手機的東西,可能就只有一個投影屏的作用了。
掌助的用法林想大致都瞭解了,一些當下流行的應用“希望”也給林想講解了起來。
林想掌助裡的“微言”,這是在大夏非常流行的私域聊天應用,但是在馬恩國可能就沒什麼人用了,在馬恩國絕大多數人用的都是一款叫“深海”的通訊軟體,這個通訊軟體跟林想掌助裡的最大差別就是這個軟體的好友位是有限的,它打出來的廣告語也是“你的朋友,其實也沒有那麼多”。
林想掌助裡的“廣場”,在大夏屬於國民級別的公域社交輿論軟體,不管是普通人,企業,機關,達人都會在這裡註冊賬號,但是在馬恩國內,有且只有一款叫“吶喊”應用,稱得上是全民軟體……
林想覺得這好像跟自己認知裡的應用沒什麼差別呀,不過就是改個名字,或者多幾個小功能罷了,於是他讓“希望”現在就教他怎麼下載使用這些馬恩國內最流行的軟體。
“希望”教他下載完畢後,然後在註冊上犯了難,因為林想現在還不是馬恩國的公民,所以無法使用公民號註冊,只能進行瀏覽。
“行吧,不著急,反正明天就去登記了,到時候再註冊唄,現在先看看這個國家的大新聞都有些什麼”。
林想準備看看“吶喊”上都有什麼新聞,結果剛進軟體,就是一大堆的使用說明,林想隨便瞄了兩眼,本來想點過去趕緊進入正題,結果看著使用說明上使用者許可權劃分後,就再也移不開眼睛了,還把之前划走的說明又劃了回來,開始認認真真看說明了。
在“吶喊”上,每個使用者都是實名註冊,然後用暱稱來隱藏自己的個人資訊,這一點跟林想想象中差別並不大,大的地方是應用會不定期核查註冊使用者和使用者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且核查的使用者與註冊本人無任何強關聯的話,該賬號就會被封禁,除了使用“藍微服務”外,賬號無法與“吶喊”上任何人進行互動。
這個藍微服務就相當於使用商家或者政府的服務,比如用它點餐,舉報違規,繳納各類費用等。
所以如果你被封禁的話,那隻能使用藍微功能,這就相當於你已經失去了這個軟體的使用意義了,畢竟一個在一個社交軟體上無法與別人互動,那使用它的意義在哪呢?
其次,在“吶喊”的每個使用者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許可權,這個也是最令林想覺得意外的。
在“吶喊”上的許可權包括曝光量,釋出資訊量,互動量等等,許可權越高這些量的上限就越高,同時這個賬號需要負的責任就越大,從扣款扣公民分到入獄都有,按照許可權和義務,“吶喊”把使用者分為了五個等級,
第一等級,自由者。
每日發表帖子在3條及以內,互動次數在10次以內,曝光量在2000以內,當你釋出一條帖子,帖子曝光量到了2000後,除了前2000名已經瀏覽過的使用者外,無論何種方式都無法從你這裡尋找到這條帖子。
當然,除非之前瀏覽過的人願意用自己的釋出次數轉載該條帖子,這條帖子才有繼續被看到的可能,不過即使轉載了別人透過出處找到了你的主頁,也看不到你釋出的2000曝光量以上的任何帖子。
雖然有各種限制,但是這一等級的人無需承擔任何責任,他可以在“吶喊”上暢所欲言,發表任何言論,無論是歧視,咒罵,邪教,情色,還是謠言什麼的,他都可以釋出,而且不可究查,不用負任何責任。
接下來是第二等級,堅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