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郭琳大姑姐來電話說要來家裡看看,並帶自已在家拌好的餡過來一起包餃子。郭琳一大早就去取提前定好的雞回來燉,還好平時就常準備了豬蹄和龍蝦尾凍在冰箱裡存著以備不時之需,再切個火腿腸就湊成了四個菜,這對於不擅長做菜的郭琳來說,就很不錯了,大姑姐也能理解。
郭琳從店裡把雞取回來,怕生雞把菜板弄髒,鋪上了兩層塑膠袋,想剁雞手沒勁剁不動,就喊丈夫來剁。因為兒子出差,郭琳自已不敢在家,就把丈夫從老家喊來陪伴幾天,兒子回來了,正好趕上週六週日,週一上班再回去。丈夫把雞剁好,郭琳想按照當年婆婆的做法做雞,婆婆身體還硬實的時候,過年過節婆婆燉的雞特別好吃入味,婆婆是一位非常開明的人,說話幽默,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卻說話辦事很有分寸,所以郭琳很敬重婆婆,婆婆已經走了好幾年了,郭琳一直很懷念婆婆。
郭琳把電鍋燒熱(郭琳一直做飯炒菜用電鍋,不敢用燃氣),先不放油,直接把雞肉放鍋裡炒幹,再盛出來重新放油炒。可是郭琳把雞肉放鍋裡炒卻越炒越出水,根本就炒不幹,郭琳心想,這做飯的手藝真不是什麼人都能學會的!沒辦法,只能就這麼先盛出來吧!然後再重新熱鍋放油放蔥姜炒加水燉,雞剛入鍋裡,就聽見門外傳來大姑姐說話的聲音,郭琳急忙開門迎了出去,只見大姑姐拎著西瓜和香瓜已經上了樓來,門一開,哈利先衝了出去,差點把大姑姐給撲倒!這狗都認親,雖然平時不怎麼接觸,卻一點都不認生,熱情得不得了!大姑姐卻被哈利的熱情嚇了一跳,嗔怪著哈利進得屋來直奔廚房!大姑姐放下手裡的水果,把自已拿來的牛肉餡,還有已經和好的面,放在桌上開始動手包餃子。郭琳請大姑姐幫嚐嚐雞燉的咋樣?大姑姐一嘗:這咋啥味也沒有呢?你沒有放鹹鹽吧?郭琳恍然大悟:是啊是啊!我放了所有的調料,就是忘記放鹽了!大姑姐說:這沒鹽就是沒味啊!人有時就是這樣,把最複雜的事情都做好了,往往卻忽略了最最簡單的事情!做菜即使放入了最美味的最全面的調料,卻不放最基本的鹽,這菜就是沒有味道了!
大姑姐手腳麻利,又擀皮又包餃子,郭琳根本插不上手,大姑姐嫌郭琳打的餡少,就不讓郭琳包。沒多會,大姑姐就包好了一蓋簾餃子,郭琳把餃子上屜蒸,因為是牛肉的,只能蒸,水煮怕不熟。等餃子蒸好了,大姑姐讓郭琳一家趕緊趁熱吃,她自已繼續包。郭琳很不習慣一家人不一起吃飯,吃飯還分幾波,這麼隨意,真是覺得一點都不正式。郭琳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一家人吃飯有儀式感,作為家長,吃飯的時候還得說點什麼,所以郭琳在外面吃飯的時候,一點都不怵致敬酒詞!但是大姑姐這樣說了,只好照做,郭琳和兒子、丈夫拿個碗先吃了起來,這樣的吃飯,郭琳覺得都不知道飽餓了!但是卻覺得這樣很輕鬆,這樣的吃飯氛圍一點沒有壓力,就是一個字:吃!感覺舒適就是好!
要說大姑姐對家人的好,那真是沒說的,自從搬來這個城市,郭琳深深體會到了親情的溫暖,大姑姐無微不至的關心,讓失去父母的郭琳感受到了家人的親情和溫馨,對大姑姐更加深了敬重。